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保险等待期是什么意思?一般多久?等待期内生病能赔吗?有哪些注意事项?

 分类:保险文章大全

经常有小伙伴在后台问学姐:

“保险为什么不是买完就生效?等待期到底在等什么?”

“刚买完保险,等待期内体检出异常,对保单会不会有影响?”

“等待期查出甲状腺结节,以后要是得了甲状腺癌,保险公司会拒赔吗?”

……

其实关于等待期出险,不同险种、不同条款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没有弄懂等待期,也容易引起理赔纠纷。

听我说.jpg

今天学姐就来给大家讲讲:等待期是什么?为什么要设置等待期?等待期内生病如何赔付?

什么是等待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买到手的东西马上就能使用,但保险却有点不一样,很多产品都会设置“等待期”。

等待期又称为观察期,是指保险合同生效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使发生了保险事故,如重疾、身故等,保险公司也是不理赔的。

简单地说,买了保险,也不是出事了立马就赔,在等待期过后发生的才能赔。

为什么要设置等待期?

作为消费者,我们肯定是希望保险买完就立马生效,即刻获得保障。

但这样会让不少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

比如,有人明知道自己有病症了,在看病治疗前,先去找保险公司买保险,然后报案申请理赔,从而获得赔偿。

如果大家都这么干,恐怕保险公司是要破产的了。

你细品.jpg

为了防止“生了病才买保险”这种操作的发生,保险公司才会设置等待期。

也就是说,设置等待期,一方面是防止碰瓷,防止投保人明知道将发生保险事故,而马上投保以获取保险金的行为。

另一方面,则能够保障那些身体健康的投保人的权益,保证所有投保人都能获得公平的理赔服务。

等待期一般有多长?

目前来说,不同险种的等待期略有差异,重疾险、寿险的等待期一般为90天、120天或180天;医疗险的等待期为30天、60天。

而意外险一般没有等待期,投保之后,当天晚上过了十二点就生效。

这是因为意外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无法事前预测,也就没有设置等待期的必要。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可以续保的产品来说,成功续保后,一般是没有等待期的,比如平安e生保(保证续保版2020)医疗险。

平安e生保(保证续保版)等待期.png

等待期出险,保险就白买了?

有些小伙伴一听说“等待期内出险不赔”就慌了:假如真的很不幸,在等待期内就出险了,那我的保单是不是就作废了呢?

这也要分险种来看:

对于医疗险、寿险和意外险来说,各家公司对于等待期内出险的处理方式相对比较统一。

医疗险:等待期内生病无法理赔,但保单还是有效的。等待期后再发生的其他疾病,那就可以理赔。

定期寿险:等待期内因疾病身故,是无法获得赔偿的,只能退还已交保费,同时合同会终止。但如果是意外身故就可以正常赔付。

意外险:本来就没有等待期,合同生效后出险,就能拿到理赔金。

小本本记下来.jpg

而不同保险公司对于重疾险在等待期内出险的处理方式不同,甚至可以说差异很大,我们来重点扒一扒:

◆  等待期内确诊轻症

对于等待期内确诊轻症,主要有以下四种处理方式:

①退还保费,合同终止;

②退还现金价值,合同终止;

③全部轻症责任终止,其他责任继续有效;

④该种疾病除外,其他责任继续有效。

下面我们就来分别看看条款中是怎么描述的:

>>退还保费,合同终止

弘康人寿哆啦A保,在等待期内确诊轻症后,不管事前是否知道自己患病,对不起,不赔。

后续发生重疾也无法得到赔付,保险公司返还已交保费,保险合同同时终止。

哆啦A保.png

一般来说,患过轻症,即便治好了,以后也基本上与重疾险无缘了,不禁感到心塞塞。

自闭.jpg

>>退还现金价值,合同终止

看到下面这种条款,学姐也是很生气了,等待期内出险居然只退还现金价值?现金价值.png

保单的现金价值=已缴保费-风险保费-佣金-管理费+利息。

折算成现金价值时,要扣掉保险公司已经付出的各种成本费用,所以保单的现金价值要比你交的保费低。

一般的公司都会选择退还已交保费,至少不会让客户有损失,而这样的产品只退还现金价值实在是“坑”。

看清楚.jpg

>>全部轻症责任终止,其他责任继续有效

光大永明嘉多保为例,虽然确诊轻症同样不赔付,但是至少除轻症责任外的其他保障是继续有效的。

嘉多保.png

这类重疾险显然对消费者更有利,将来得了其它大病,还能继续保障。不会出现无险可保的尴尬境地,也算是对投保人的安慰。

>>该种疾病除外,其他责任继续有效

信泰人寿超级玛丽3号max直接明了地在条款中说明等待期内确诊轻症,除外该种疾病责任,其他保障继续有效,算是非常厚道了(此处应该有掌声)。

超级玛丽3号max.png

这类重疾险让身体某方面有点小毛病的消费者有了投保的可能——即便身体某些部位有问题,但依旧可以保障其他方面。

◆  等待期内确诊重症

如果等待期内罹患重疾,那么重疾险肯定是没办法获得赔付的,这点毋庸置疑。

几乎各个保险公司的重疾险对于等待期内确诊合同保障的重疾,合同立刻终止,保费退还给客户。

这里以中国人寿国寿福(臻享版)为例:

国寿福.png

这种情况是最糟糕的,不仅拿不到赔偿,并且合同被终止,以后也没办法买到任何保障了。

◆  等待期内发病,等待期后确诊重疾

我们知道疾病从发现异常,到最终确诊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难免会有一些人购买保险后,在等待期内查出异常,直到等待期后才确诊重疾。

这种情况就比较复杂,往往会引起理赔纠纷,具体能否赔付,还得看条款是如何约定的。

对于不同的保险条款,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赔结果:

>>强调等待期后确诊

达尔文3号为例,条款里面写的是:等待期后,在本公司认可的医疗机构内被专科医生初次确诊,我们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

达尔文3号.png

也就是说,只关注确诊时间,明确在等待期后确诊就赔付。

除了达尔文3号,目前市面上比较火的重疾险都是这类条款,比如妈咪保贝、超级玛丽3号max健康保2.0等。

>>强调等待期内有相关症状,等待期后确诊也不赔付

这一类条款要审核发病时间,条款的写法就会有些不一样:

640.png

初次发生.png

可以看到,在天安健康源增强版2019的条款中,强调的是症状,而不是初次确诊

条款中也明确说明了初次发生的释义:被保险人初次出现与约定疾病相关的症状或体征。

也就是说,就算没有确诊重疾,但是等待期有重疾的症状,等待期后确诊,都是无法获得赔付的。

比如等待期内胸痛,在等待期后确诊心梗,这种情况是不赔付的。

已停售的百年人寿守卫者1号重疾险也是这类条款,只是换了种说法:

守卫者1号.png

毫无疑问,与第二类条款相比,第一类条款对消费者更友好。

当然学姐也不是说让大家一定要买第一类条款的产品,综合保障内容和保费挑选产品才最重要。

由上述可见,等待期内出险,针对风险程度的不同,各个保险公司的处理方式是千差万别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仔细弄清楚各种险种的责任范围和生效时间,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等待期这些误区要知道

不同的人对等待期有不同的观念,有些人对等待期满不在乎,但也有些人会过分紧张,常常就会陷入一些误区。

◆  误区1:等待期不能去医院?

有人买完保险后,明明身体不舒服,却为了撑过等待期,强忍着不去医院。

老实说,学姐能理解这种想法,但要知道,身体健康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千万不要为了一份保险,而耽误了治病的时机,毕竟再小的病也拖不起啊。

另一方面,如果你没有不舒服,只想做些常规检查,那就建议在等待期后再去。要不然在等待期内查出来疾病,有可能会拿不到理赔。

保险建议.jpg

◆  误区2:等待期查出异常,也要健康告知?

如果我们在投保时完全符合健康告知,但是在等待期内却发生了告知中的疾病,这种情况需要告诉保险公司吗?

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因此,健康告知只是针对投保前的身体情况,只要购买时如实告知,即使等待期内发生告知中的疾病,我们也没有义务告诉保险公司,也不会对保单产生影响。

但如果这个疾病和重疾有关联,有可能对日后理赔产生影响时,还是需要联系保险公司补充健康告知的。

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正确进行健康告知,赶紧看看这篇文章:健康告知怎么做?如何正确地带病投保?

一起学习.jpg

总的来说,关于等待期的选择,大家要注意两点:

第一,选择等待期短的产品,越早能赔付越好。

第二,关注等待期出险的赔付条件,等待期确诊合同约定疾病可以退还保费,并且针对其他情况没有附加条件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仅仅看等待期的长短并不能够确定一款产品是否真的好。等待期可以作为我们挑选保险产品的一个小细节,但不应该局限于此。

我们还要结合保障内容、保费、免责条款等综合判断,挑选保障全面、价格便宜、理赔门槛低的产品才更加重要。

免责申明:本网站提供的文章资料,均由小秋阳说保险公众号(盛世创富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提供。
本网站不会就任何错误、遗漏、或错误陈述或失实陈述(不论明示或默示的)承担任何责任。对任何因使用或不当使用或依据本网站所载的资料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损失、毁坏或损害(包括但不限於相应而生的损失、毁坏或损害),本网站概不承担任何义务、责任或法律责任。

我们是小秋阳说保险,一个只为提供专业、客观、中立保险知识的团队。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小秋阳说保险】

你可以获得免费答疑的机会,也可以领取以下福利:

  • 「产品榜单」:每月更新四大险种高性价比产品排行榜!
  • 「投保指南」:儿童、成人、老人各年龄段科学投保指南。
  • 「保险方案」:年收入5万、10万、20万、50万家庭不同需求的保险规划方案。
  • 「理赔服务」:集合专属理赔、法务、核保和医学专家团队,协助您处理理赔事宜。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保险问题标签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