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47岁的父母,还会建议买重疾险吗?

 分类:保险文章大全

47岁确实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年纪,毕竟年龄大,风险高,保费也相对更高了。

但是,大家知道吗?2020年中国人均寿命为77岁,而上海人均寿命已达到80岁了。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我国未来的人均寿命只会越来越长……

所以,47岁的父母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有必要购买重疾险的。

但是等到47岁这个年纪才入手重疾险,确实保费要比年轻人贵不少,究竟这个年纪买重疾险价格怎么样呢?今天学姐就给大家来讲一下吧!

47岁人群不知道应该买什么保险,可以来看看这篇文章哦:

本文重点:
  • 到了47岁,有必要购买重疾险吗?

  • 有哪些适合47岁人群购买的重疾险?

一、到了47岁,有必要购买重疾险吗?

1、47岁家庭责任重大

非常真实的是,几乎每个人从踏入30岁开始,就不是为了自己而活了。

大部分人的30岁,就已经成家有孩子了,到了47岁,孩子在上大学,父母已年迈。

此时要面对孩子的学费、父母的赡养费用,还有一部分人甚至还有着房贷、车贷的压力。

家庭经济压力十分重大,而47岁作为家庭的经济主体更不能倒下了。

因此,我们需要一份重疾险来作为保障。假设不幸罹患重疾,还有重疾险的赔偿金来作为经济收入补偿。

2、47岁人群罹患重疾概率高

随着年龄增长,罹患重疾的概率就会越大。

47岁已经开始进入了疾病高发期了,根据2021年中国人寿寿险理赔半年报显示:

2021年上半年,重疾理赔占比最高人群主要集中在41-60周岁。

那么也意味着,47岁是出险概率相当高的年龄阶段,因此非常需要一份重疾险来作为保障。

3、重疾险可以转移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风险

重大疾病不同于普通的感冒发烧,所需要的治疗费用都是以万为单位的。

就好比我们熟知的癌症,治疗费用一般在30万-70之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了,一般工薪家庭可能一年的工资才十几万或者二十几万,又怎么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去对抗病魔呢。

特别是48岁的人群,大多都上有老,下有小,在家庭中处于经济支柱的位置,一旦不幸患上重疾,不仅会面临高昂的治疗费用,还要支付老人的赡养费、小孩的教育费等,只有支出没有收入,那整个家庭就会容易陷入一种“绝望”的状态。

但若是投保了一份重疾险,只要符合合同所约定的条件,保险公司就会一次性给付一笔赔偿金,这样不但治疗费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还可以把一部分钱用在其它地方,以维持生活的正常运转。

二、有哪些适合47岁人群购买的重疾险?

大家可以先看看这款产品的保障图:

究竟这款产品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学姐马上来揭晓。

1. 60周岁前的额外赔给力

凡尔赛1号重疾险在60周岁前,设置了80%的额外赔,这赔付比例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

假如47岁的老王投保了50万保额的凡尔赛1号重疾险,不幸在50岁时检查出患有合同所约定的重疾,那凡尔赛1号不仅给付他50万保额,还会额外再给40万保险金,那么老王将一共得到90万保险金,这笔钱,可以让老王选择较好的治疗条件,提高治愈率。

2. 轻中症共享赔付次数

在轻中症赔付次数的设置上,凡尔赛1号也不走寻常路,直接让轻中症一起共享5次赔付次数。

这相比那些具有固定赔付次数的重疾险来说,凡尔赛1号重疾险的灵活性会更大,这样不管被保人是罹患3次轻症+2次中症还是1次轻症+4次中症,都有机会得到赔偿。

不得不说,凡尔赛1号重疾险的这波操作真是十分贴心啊。

由于篇幅有限,关于凡尔赛1号的其它亮点,学姐放在这篇文章当中了,想要继续了解的朋友可戳:

如果大家觉得凡尔赛1号不太满意的话,也可以点击这里了解更多适合47岁人群的重疾险产品哦:

免责申明:本网站提供的文章资料,均由小秋阳说保险公众号(盛世创富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提供。
本网站不会就任何错误、遗漏、或错误陈述或失实陈述(不论明示或默示的)承担任何责任。对任何因使用或不当使用或依据本网站所载的资料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损失、毁坏或损害(包括但不限於相应而生的损失、毁坏或损害),本网站概不承担任何义务、责任或法律责任。

我们是小秋阳说保险,一个只为提供专业、客观、中立保险知识的团队。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小秋阳说保险】

你可以获得免费答疑的机会,也可以领取以下福利:

  • 「产品榜单」:每月更新四大险种高性价比产品排行榜!
  • 「投保指南」:儿童、成人、老人各年龄段科学投保指南。
  • 「保险方案」:年收入5万、10万、20万、50万家庭不同需求的保险规划方案。
  • 「理赔服务」:集合专属理赔、法务、核保和医学专家团队,协助您处理理赔事宜。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保险问题标签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