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民生鑫喜连诚可领多少钱?注意哪些问题?

提问: 九凉城 分类: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2022

优质回答

学霸说保险-北辰

岁月如梭,我们已经步入2021年最后的一个月了。即将迎接2022年的到来,各大保险公司都在为2022年的到来做提前计划,将年金险作为新年第一炮,吸引越多的人来投保。

实现本金翻倍对年金险而言是件极容易的事,此外保险公司还倾尽全力的在做年化利率的宣传工作,让很多朋友内心都开始躁动想要投保!当然,没有白捡的便宜事,稍微不小心就有入年金险圈套的可能,学姐先来讲讲一些小技巧:

这不,民生保险在近期把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推出了,听说它的收益挺可观的,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惊喜~

学姐看到宣传也是非常心动,马上给大家详细测评一下,结果发现这款产品非常的不简单,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它的具体情况!

一、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保障内容大揭秘!

老规矩,先来看看这款产品提供的保障内容有哪些:

把表格了解完之后,可以了解到,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允许出生满28天至70周岁人群投保,保险责任包括祝福保险金、生存保险金、满期保险金和身故保险金,而且还有比较全面的保障。

除此之外,这款产品不只提供了保单贷款还有自动垫交的其他权益。有些朋友对这些权益知晓的并不多,以为无关紧要,学姐这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保单贷款,指的就是投保人将手上持有的保单抵押给保险公司,根据保单现金价值的一定比例需要保险公司提供给投资人资金。

所说的保费自动垫交,是当投保人没有按时交纳续期保险费,当保单有足够的现金价值,保险公司就会利用自动垫缴保费的功能进行保费的缴纳,从而使保单继续有效。

更多必备保险的介绍,学姐已经为大家总结在下面的文章里面了,赶紧浏览一下吧:

不过将上面这几点除外,学姐在其他方面没有发现这款产品存在哪些优点,反而找到这些陷阱:

1.保障期限短

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提供的保障期限有四种,可以采用10年、15年、20年、30年进行缴费。

虽然在保障期限方面,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这点来看还是比较灵活的,但是最长仅可选择30年的保障期限。

相比那些保障期限可以选择保至70岁、80岁的产品来说,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显然只适合短期投资的朋友,想要长期保障的朋友只能选择其他产品了。

2.万能账户保底利率低

如果投保了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对于消费者来讲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附加万能账户。

倘若想要万能账户的收益,还要追求稳定的收益,可以去了解一下收益比较高的纯年金+万能账户,或者选择那种万能账户中保底利率比较高的产品。

不过令人失望的是,这款产品的万能账户保底利率当前仅有2.5%,而市面上特别好的万能账户,它的保底利率显然已经达到了3%!

推算下来,以后的收益比较下来可是相差很多呢,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就这方面来说着实不够豪爽............

与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与保障内容有关的,学姐就先讨论到这里了,若是你想对这款产品了解的更透彻,那眼下的这篇文章就能帮助到大家哦:

有些朋友大概会觉得这些只是小毛病,假若这款产品的收益还算可以,那也不妨碍~

那这款产品的真实收益到底如何?到底让人满意吗?紧跟着往下看就清楚了!

二、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收益真的高?醒醒吧!

如若老王把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配备给自己0岁的孩子小王,每年缴纳的保障额度是1万,交3年 保障10年,一共缴纳3万元的保费,基本保额为3220元,下面来测算一下收益如何:

把表格了解完之后,可以了解到,等到保单第5、6、7年那时,小王每年可以领取10000×60%=6000元的祝福保险金,3年一共领取18000元;

在保单第8、9年的时候,小王一年可以获得一笔钱,即基本保额的3220元的生存保险金,两年合起来可领6440元;

等保单到了第10年,小王就能一次性领取到9660元,也就是300%基本保额的满期保险金。

这样总共算下来,在这保障期限内的10年,小王有34100元可以领取,减掉三万元的已交保费,收益居然只有4100元这么少,确实让人不好接受......

就总体而言,民生保险旗下的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确实表现得平平无奇,还有就是收益也没那么多,大家没有必要入手。对于收益的具体情况,还是建议大家仔细分析一下,不要被保险业务员忽悠就买了,最后亏损的还是自己呀!

那市面上有什么优秀的年金险可以推荐吗?

当然存在呀,市面上最最最优秀的年金险已经准备好啦,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看看吧:

以上就是我对 "民生鑫喜连诚可领多少钱?注意哪些问题?"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