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寄风予你
分类:社保断缴二
优质回答
很多人说,现在的90后很容易跳槽,频率很高,他们没说错,确实如此。
不得不说95后与90后在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上是存在不小的差异,据领英数据显示,95后只有7个月,而90后有19个月。90后之所以有那么高的跳槽概率是由于在社保认知不够丰富。一个朋友妹妹在这几天裸辞了,打算休息一年放松一下。学姐随口提了一嘴,说自己交社保就会很贵。没想到,她满脸无所谓地说「为什么要自己交?断就等以后找到工作再交呗」我……
现在的年轻人呐,简直是心大。根本就意识不到社保断缴的危害。学姐选择就今天给年轻人好好科普一下有关社保断缴的问题,断缴社保对我们来说会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呢?换工作,如何处理社保最恰当?什么是社保?社保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险",它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每个地区的五险缴纳额度规定都不相同,由单位和员工个人都需要承担一部分,单位的从单位银行账户扣除,员工部分从员工工资中扣除。不管在哪里个人缴费的比例都要比企业缴费的比例低。公司为员工缴纳的比例为:16%+10%+0.8%+0.8%+0.8%=28.4%员工个人缴纳比例为:8%+2%+0.2%=10.2%假如你的工资是每月6000元,每月社保账户就有2316元,其中近7成是公司为你承担的。
so,交社保费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心疼,该心疼的是公司。
清楚的了解了缴费比例后,这样的问题就会被问到,自己一个月一千的工资和其他人一个月好几万的工资做个比较,差距是不是很明显?
是的。所以为了不让差距这么大,每个地区都会发布「社会保险最低/最高缴纳基数」。
以2020年广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
最低缴纳基数为本市现行最低工资标准2100元;
最高缴纳基数为本市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即30876元。
假如你只有一千的工资,职工养老保险也要按照最低缴纳基数进行缴纳。也就是公司帮你交2100元*16%=336元;自己交2100元*8%=168元。
同理,如果月入好几万,就要使用最高标准算。
假如你的工资不高不低,正好在最低和最高缴费基数中间,那你的社保缴费基数就是你的实际工资。
不过有的公司为了省钱,会做出把员工基础工资定为最低缴费基数的事情来,当公司剩下的钱以各种神奇名义,比如补贴、保密费等发给你,主要是为了少交点钱。
小伙伴们,其实这样子才亏,不要以为到手钱多了就不亏。
公司少交的这部分钱,本来是替我们交进社保统筹基金里的。我们生病了或者买车租房,都可以用上。
社保断缴的危害?
医疗保险断缴我们都是吃五谷杂粮,所以生个小病,有个小痛这些很常见。医疗保险在看病时非常实用,所以断交影响非常大。
无法报销医药费医保断交一个月之后,下个月起是不能再使用医保报销的。
但医保卡里的钱还能接着用,不会因为断交就给你清零。
其次,医保在退休之前,累计缴费年限达到当地规定最低缴费年限,在退休后不需要缴费,也可以和职工医疗保险报销的待遇一样。
如果中途经常断缴,退休前的缴费时间就可能达不到最低要求。
这样在退休后,是没办法免费享受医保报销的。
报销上限会降低一般而言,医保的报销上限与医保的连续缴费时间有关,连续缴费的时间越久,每年的报销上限就越高。好比连续交半年的人和刚交了两三个月的人,前者每年可以报销50万,后者只能报销10万。不过中途有断缴3个月以上情况出现,那么你的连续缴费时长就会重新开始算起。
买房买车、积分入户要是考虑定居在某个城市,那么老生长谈的问题就是买车买房。而社保缴纳期限,与买车买房摇号是紧密相连的。就像上海,如果你不是上海户籍,就需要连续缴满5年的社保,这才有资格在上海买车摇号和买房。在北上广深等一些城市,也有相接近的规定。如果断交,那么缴纳时长就要重新计算了。
买商业保险保费会上涨有医保,部分商业保险不会像原来那么贵。大家购买的百万医疗险大概分为两种,一种适合有医保的人进行购买,价格也比较低,没有医保的人,比较适合这种价格比较昂贵的。有医保和没有医保报销的优惠力度不一样。尽量不要断缴医保,不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
公积金断缴公积金是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的,帮助大家共同买房的存款基金。
一起拿出一些钱共同储蓄积存,买房的时候可以让大家申请到更优惠的房贷。住房公积金贷款,可以说是我们能够借到最划算的了,商业住房贷款的利率往往比它的利率更高,它们的利率比约为10:7买房想要申请公积金贷款,要求我们要有连续缴纳公积金的证明,每个城市的具体要求不是很一样。如果中途断交这个公积金的话,这个贷款就申请不下来了。
养老保险断缴据养老保险的规定,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是需要年限累计够15年。
养老保险多缴就能多得,缴费基数越大、缴费年限越久,那就能在退休的时候领取到更多的养老金,因此中间断缴,会影响到后续的待遇。退休时社保没缴纳够15年,那么可选择缴费期限延长至15年、一次性领取个人余额或转成居民养老保险。三种选择优先顺序为:延长缴费至15年>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次性领取个人余额社保也算一种基础的投资项目,对于回报率来说,回报率最高且养老金最多的就是第一种选择。然而第三种选择,是一次折本的投资。假如个人选择领取走他自己的那部分个人余额的话,之前单位帮他缴纳的那部分养老保险就不会得到了,会直接给到国家。
生育保险断缴生育保险是夫妻两人中只要满足其中一个连续缴纳满某个期限,在妻子分娩或是计划生育手术一年内,都可以办理生育医疗费用报销。一般包括产前产后检查、顺产或者剖腹产费用等,报销大部分的费用,还会有相应补贴。大多数城市,要求在生孩子之前,要连续缴纳9个月,或者累计交满一年,才能享受上述福利。如果中途断交,达不到该地要求,就没有办法报销。所以一直强调怀孕期间不要冲动辞职。最好是生完孩子报销完再提辞职。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断缴失业保险,看名字就知道是保障失业风险的,领取需要达到三个条件:
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累计满一年的;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而对于工伤保险而言,它的保障仅限于工作期间(包括上下班途中),因为意外或者职业病等造成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不幸去世,都可以由工伤保险来进行补偿。若是你在公司工作,这两项保障就是一直在交的。假如你辞职了,那么也用不到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因此断交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辞职后社保该怎么处理?
裸辞或自由职业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像我朋友妹妹这样的年轻人,一时裸辞一时爽,一直裸辞一直爽,对社保的问题根本就不上心。
这可就亏大了,社保是国家给我们的福利,能薅社会主义社会羊毛就要趁早薅了。若是你有当地户口,裸辞后就选择独自去社保局缴纳居民医疗和居民养老保险。或者缴纳职工医保和养老保险时以无固定工作的身份办理的,通常称之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退休后的待遇和正常员工没有不同,不过“单位+个人”的所有缴费都由自己来承担。
要是你不是当地户口,那就被限制自己交不了社保(也有个别地方例外),可以寻求熟人公司或者社保代缴机构的支持。这依然需要独自担负起“单位+个人”的所有缴费。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找代缴机构的话,由于没有真实的劳务关系,存在一定的风险,选择过程中要认真分辨。
换省市工作假如你不想再留在北上广深了,而是想回归三四线老家做事,那就需要办社保迁移了。大概流程如下:登录社保局官网,提交转出申请;
申请通过后,去社保局打印《参保缴费凭证》;
把《参保缴费凭证》交给新单位,办理转入。
迁移成功后,之前缴纳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年限就可以共计计算了。也许每个城市的办理流程和所需要的资料是有一些差异的,大家可以提前做个自询拨打社区热线:12333就行了。
同城市跳槽
假设依然在同一个城市开展工作,那么只要在新单位把社保衔接上就可以了。
为了无缝对接,最好交完当月社保后离职,在下个社保缴费日进入新单位。
常见问题解答
最后这一方面,来回复下近期读者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如果你还有其他个例问题,欢迎留言区留言~
如何查询自己的社保情况登录自己所在市的社会保障局网站或拨打统一社保咨询电话12333咨询。
而且,还能从支付宝城市服务以及地方城市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
满足失业金领取条件,可以领多少钱?领多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有以下规定:
缴费1~5年,最长领12个月;缴费5~10年,最长领18个月;缴费10年以上,最长领24个月。每月领取的失业金,各个地方都不一样,通常在失业保险关系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到90%。辞职出国工作,社保如何处理?你可以选择提取养老保险中个人部分的,也可以选择停在那里,回国继续缴纳15年,也可以拿到统筹后的退休金。
公积金只能选择两个方式:如果是本地户籍,虽然住房公积金只能全额提取或封存,但是可以将社保转为个人缴纳。没有本地户籍或者本地户籍可以服从内心意图,选择断交,公积金就清零了。单位不交公积金,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选择到公积金中心稽核部门申诉,劳动争议范畴不包括公积金。
同时缴纳了职工社保和新农保,退休时可以同时享受吗?我国的社保体系主要分为:职工保,居民保这两种,新农保也归属于居民保。这两种社保同时缴纳时不能共同享有,在退休的时候可以将这两个合并。
需要留意的是,职工社保的退休及其他保障和居民社保比起来会更多。
想要充分了解社保知识,光看这篇文章可不够!如果你依旧对社保知识存在疑惑,可以找学姐进行详细咨询-关注【学霸说保险】公众号 ,里面有全网最全的社保类知识,帮助你充分利用社保福利,省一大笔钱!
以上就是我对 "深圳社保断缴可以网上补缴吗"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上一篇: 华泰财险小黄蜂一年期是哪家公司的
下一篇: 阳光保关爱版重疾险保有什么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