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空虚与迷茫
分类:养老金
优质回答
就算学姐一直坚信人的寿命可以到200岁是一个多么不可能的事情。
期待总要有嘛,几十年后,说不定长生不老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对象呢???200岁可能性没有,可以期待下105岁的是不???
接着需要看清问题本质,活到200岁是我们无法计算和衡量的,其实该讨论的其实是问题的核心内容:养老险所说的“保终身”,到底是如何界定的?
保险行业中对终身的定义是有标准的,只有清楚了解后才能计算能够领用多少养老金。
往下看看,学姐马上为你答疑解惑。
保险中终身的定义
在中国内地保险的定义中,终身并不意味着一生、一辈子,而是特指活到105岁。因为中国内地保险在评估保险的风险模型的时候,将105岁的死亡率设定为100%。
这样就是说,只要是活到了105岁这个年纪,不管我们现实中是否死亡,从保险定义的角度来说,我们都是属于“已挂之人”。
等到了105岁,有投保终身寿险的就能领取寿险的理赔,此前按期交社会养老险的,这辈子最后的一笔养老金也能到手了。
有另外购买终身重疾险与终身意外险的,好一点的产品会给你一笔祝寿金,祝贺你长命百岁,而后和你说终止终身保险合同,不好一点的,直接告知合同终止。
如果十年后发生了科技大爆炸,人均寿命忽然延长到200岁怎么办?
更需要我们关注的是,中国内地正使用的生命表认定,前文提到的105岁就是目前的终身年龄。
不同国家地区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造成生命表的不同。比如香港地区生命表认为100岁的死亡率就达到了100%,台湾地区为110岁,部分发达国家则能达到120岁。
国家公民平均寿命和医疗水平是生命表设定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平均寿命很大程度上依赖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提高之后,人的寿命也越高,在这种情形之下,生命表上限寿命的认定自然就会提高。
假设在10年之后,人类依赖科技进步能够活到200岁,那问题也不大。因为我们现在所缴纳的养老险都是以“105岁生命表”为模型设计的。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在给产品定价时,就已经考虑好了被保险人105周岁身故时的情况,并时刻准备好了一笔“身故”保险金的。
对于国家提供的社会养老险而言,只需要调整退休年限以及累计缴纳时间等政策,重新定义100%死亡率的相应年龄就可以了。
所以,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上出发,保险产品的保障时间是存在上限的,如果你的寿命真的达到200岁,保险公司也不会依据“终身”条款对你进行保障。
若是你非得要等到200岁再想去领终身寿险或是商业养老险,给你的保额和养老金只会按照105岁时的去给你。
(学姐顺便吐槽一句,到了105岁就赶紧领了吧,要是真等到了200岁再领,那笔保费保不齐会被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冲击的没剩多少了。)
但是对于国家来讲经济收益也是不用考虑的,在国家的层面,只要想办法去让百姓能领到养老金,直到去世的时候,又能够将通货膨胀对冲掉。
如何多领养老金?
为什么学姐在这里要告诉你多领养老金而不是去多领保险的保额像终身寿险那种的?
原因很简单,要么就是根本没有办法解决通货膨胀(比如终身寿险),或者在通货膨胀强大的压力下,奋力前行(比如年金险)。
国家提供社会养老保险,是不受通货膨胀所影响的,在中国现收现付制度是养老制度的本质:收这边年轻人的钱,发给另一边已经退休的老年人。
这样的话能够冲击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通货膨胀。
我们来看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其中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 ÷ 计发月数
基础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
计发月数=(人口平均寿命 - 退休年龄) × 12
社会平均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在职员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工资=[个人历年每月缴费工资]与[相应年份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比值的均值。
......
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每月领取多少养老金由个人账户余额、缴费年限来断定,换句话说,养老金的缴纳数额和年限决定你退休后领到的数额,交越多可以领越多。
而且我们还能发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对养老金发放有一定作用,而社会月平均工资与社会经济增长离不开关系。
由于近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工资增长额度达到了10%,所以养老金的收益自然也就跟着以10%的增速上涨。
这预示了:已经买的养老金,收益率能提高至10%,并且一点风险没有。
回到现在的问题,多领养老金的方式是什么?
可以这样做:在工作的时候趁着没退休,要尽可能多的交,时间交的越长越好,当地的经济状况越好。
养老金的缴纳是不能看成本以及收益率的。很多人会认为只要缴够15年保证退休后每月都能领到养老金就行,那么这样,就直接把“成本”压到最低,“收益”提升到最高。这个看法其实不全面。
为了方便理解,现在我们假设A和B在同一个城市上班,他们的月平均工资都为6000,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也一直是6000。
个人缴纳养老金比例为8%,都工作到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但小A交了15年养老险,小B交了25年。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且默认A和B从来没涨过工资的情况下,计算得出:
A退休后每月能领1521.6元
B退休后每月能领2536元
A能领到的退休金只有B的60%,如果算上通货膨胀跟工资涨幅,这个差距只会更大。
我们来看他们领取养老金总额的对比:
可以看到,不管是A还是B,在退休后四年里都可以收回本金,但是由于B多交了10年养老保险,到了80岁的时候,B会比A每年多领接近70%。
虽然中国内地保险对于终身的定义就是105岁,且商业保险也都只保到105岁就终止合同。
但对于社会养老金来说,对于领取的年限,国家并没有出台任何政策表明。
如若真的能领到,也有极少数的人能申领到。学姐认为我们探讨这个问题关注点不应该在于“活到200岁能不能赔?能赔多少?”,而应该在于“保险是如何界定‘保终身’的?对产品的设计有什么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在保险方案配置的过程中,就能更好的评估保险的性价比了。
想要充分了解社保知识,光看这篇文章可不够!如果你依旧对社保知识存在疑惑,可以找学姐进行详细咨询-关注【学霸说保险】公众号 ,里面有全网最全的社保类知识,帮助你充分利用社保福利,省一大笔钱!
以上就是我对 "陕西养老金查询"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上一篇: 超e保2021医疗险在哪里购买呢
下一篇: 国富人寿八桂无忧C款理赔过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