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非标准体该如何投保

提问: 你安怎扰 分类:非标体被加费了怎么买重疾险

优质回答

学霸说保险-樱樱

学姐给大家列举一个案例,大家也就知道怎么做了!

一位32岁的男性,B27阳性,后来复查,已经是转阴了的情况,另外,身体存在喉咙乳头状瘤,但已经手术切除,后续的病理报告也呈良性。

在后续想要投保重疾险的时候,依旧被三家公司拒绝投保,除开其中两家,剩下的一家还要加费。不过这位先生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于是就尝试以标体被凡尔赛1号承保了。

根据上面所说的,大家就都可以发现,其实凡尔赛的核保是真的很宽松的!

除此之外,我们生活中还有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高血压,也很难投保到合适的重疾险。然则,凡尔赛一号能够被誉为核保宽松界的王者,对于高血压的核保依然是非常宽松的!

讲述到这,对于凡尔赛1号好奇的话,请瞅瞅下文吧:

一、高血压患者能买凡尔赛1号重疾险吗?会被拒保吗?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约90–95%的病例是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风、心肌梗塞(心梗)、心衰竭、动脉瘤及外周动脉疾病等重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且也是出现慢性肾病的原因之一,假使是动脉血压轻度的升高也是会有可能影响人的寿命的。

而在上述文章中所说的种种原因都是只有可能会提高重疾险出险概率的主要原因,这种风险保险公司固然是不会承担的。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这才会让他们非常难地找到适合的重疾险。

实情就是这样,那凡尔赛1号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合适吗?和学姐一道学习下:

高血压患者满足这三项才能投保:

(1)无糖尿病、心电图异常、尿蛋白阳性和心脏彩超检查异常。(2)每天只需要服用一种降压药。(3)日常血压数值(高压、低压)均控制在130/80及以下。同时符合以上三种情况,才可以正常承保。

而且,同时符合(1)和(2)的情况下,日常血压数值(高压、低压)均控制在145/90及以下、155/95及以下、160/100及以下和165/105及以下,可加费承保。

所以,学姐可以严肃的告知你们,凡尔赛一号重疾险则是高血压患者都可以选择的保险,而且,别家保险公司拒保的,凡尔赛1号可以加费承保!

而且学姐非常有心得的就是对于带病投保这一方面的问题。那你们想知道如何才能够顺顺利利的带病投保呢?这下方的链接,快快行动收藏住吧:

二、凡尔赛1号重疾险核保宽松吗?保障内容如何?

学姐就说到这,直接上图给大家看:

观看完产品后,我给各位阐述一下:

1.65岁前赔付比例高

保险条款里做出了确切说明,在被保人60周岁后,允许获得理赔180%的保额,60-64周岁可以获得130%的保额赔付。

现阶段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延迟,实施浙进的模式,为了防止出现收入中断导致经济压力剧增的情况,60岁后的保险保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再说,60-64周岁也算是高发疾病的阶段,市场上好多的保险公司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是不设有额外赔保障的,因为这会增加保险公司的风险成本,对保险公司的收益是不利的。

不过凡尔赛1号却拥有重疾额外赔付。这样就完全给年龄大依然还奋斗在工作岗位的人一份足足的安全感了,这一份30%额外赔付的设置真是大写的棒啊!

2. 轻中症累计赔付5次

凡尔赛1号所提供的保障是中症与轻症共享5次。再瞧瞧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重疾险,轻中症的赔付基本都是各算各的,有可能是中症只赔付2次,也有可能是轻症只赔付3次。

可是,凡尔赛1号重疾险则是轻中症总共五次,也就是说,轻症是可以单独赔付5次的,也能够只赔付中症5次,还能够二者加起来一共赔付5次。

阅读到这里,或许各位就有疑问,保障的轻症数量是真的越多越出色吗?一番思考后,学姐觉得并不是如此:

3. 恶性肿瘤三次赔

凡尔赛1号重疾险保障非常1全面,它可选恶性肿瘤保障,且最高可以赔付3次。想必学姐我不用向大家再三强调癌症那高昂的医疗费,大家肯定是有所耳闻。高昂的治疗费用让很多家庭无法承受,甚至最后无法承担,放弃治疗。

实际上,现在大多数重疾险产品只会提供恶性肿瘤二次赔,而凡尔赛1号却有自己的坚持,提供了三次赔,敢于挑战同类型产品的二次赔,实在是值得我们信任。

这样看来,凡尔赛1号真的是优秀得值得夸赞。

三、学姐建议

综合上面的各方面来看,凡尔赛1号重疾险的核保特别的宽泛!保障全面赔付比例高,其一,有贴心的前症保障,其二,重疾赔付比例确实挺高。

凡尔赛1号各方面的都不错,所以比较推荐。

优秀的重疾险有很多,其他也可以去对比,不仅凡尔赛1号这一款,我都整合在一块了,不妨打开看看:

以上就是我对 "非标准体该如何投保"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