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下架的如意尊2.0终身寿险还可以买吗

提问: 我与你识 分类:信泰如意尊2.0终身寿停售

优质回答

学霸说保险-莱文

信泰人寿的产品一说起来,想来会有不少人对此有印象,毕竟,在市面上,并没有多少产品能做到兼具保障和性价比。

而信泰人寿的超级玛丽重疾险,以及信泰人寿的达尔文系列重疾险肯定都能做到。

并且,在重疾险范围之外,信泰人寿的寿险产品同样也深受着大家都喜爱,像是这款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大众非常认可这款产品稳定的收益以及灵活的资金配置。

不过近几天听到信泰人寿传出的一点点消息,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的正式下架时间规定在6月30号,并且此一下架就不再上线。

那么这款产品在下架前买入的话到底是不是合适的呢?接下来学姐就详细说说。

在正式介绍之前,大家可以戳开这篇文章进行阅读,大体认识下信泰人寿:

一、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有哪些优势?

和学姐一起来了解信泰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障内容吧:

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障内容还是比较简略的,包含身故/全残保障,投保人能够感受到保单借款、保费垫交、减额缴清等权益。

蛮多人也许不怎么了解该款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的作用,这篇科普会有助于你们更好理解:

如意尊2.0有以下优势:

1、支持高龄投保

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购保年龄范畴相当宽松,纵然是80岁的年龄仍能买入,算是很不错的了。

对比市场上有的六七十岁就不允许投保的产品,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更能满足有储蓄和财产传承需求的高龄群体。

2、收益稳定

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的收益还是很确定的,而且自从保单生效的第二个年度开始,如意尊2.0的有效保险金额每次增长的比例都不会低于上一年,一般涨幅为3.5%。

假设一名30岁的男性购买了10万保额的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那么自31岁开始,他的有效保额=上一年基本保险金额*(1+3.5%),按约定的比例稳定增长。

相当于说,如果大家活的时间越长久,那么保单的价值也就会随着变得越高。

3、资金配置灵活

这款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含括了保单借款、保费自动垫交、减额缴清等保障。

这里面最有用的就是保单借款:最高不能超过保单当时现金价值的80%,最长能够借六个月时间。

假设被保人突然急着用钱,那么被保人是可以采取申请保单借款去借钱来填补。

4、身故/全残赔付设置人性化

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的身故/全残保障如下:

缴费期满并且18岁以后,取有效保额/现金价值/已交保费之间的比较扩大到最大的范围。18~40岁赔付比例为160%,41~60岁赔付比例为140%。61岁及以上赔付比例为120%。

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的该规定还是很体贴的,因为人们在40-60岁和40岁之前的责任都很重。

假设被保人在生命的重大阶段出事,那么有了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障,家庭的负担会减轻很多。

保障方面来说,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的优势还是非常的大的。不过这款产品买了是否值得,我们具体还要考量它的具体收益。

二、30岁男性,投保30万,3年交,70岁退保时的收益可观吗?

前段时间有不少的消息都在传可能会延迟退休,“如何安度晚年”一下子就被人们讨论起来。

那么作为给予给消费者养老设计的一款增额终身寿险,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在满足普通工薪阶层的养老问题上是否能真的解决呢?

我们可以通过测算他的收益了解:

上图演示清晰的展示了,30岁男性,年交10万,3年缴清,到了第5年,已交保费已经低于保单现金价值,这时候资金也就实现了回本。

如果能存活到60岁的话,能够达到接近3倍的资金增值,保单的现金价值就超过了80万。

在这时间里,IRR接连以将近3.5%的比例平稳上涨。如果被保人还能一直生存着,那么在70岁时,保单的现金价值就能超过113万,资金增值接近4倍。

如果我们把未来的退休年龄为65周作为标准,70岁时退保的被保人能够获得113.3867万,这笔钱完全可以让被投保人拥有一个比较舒适的晚年生活。

整体看来,此款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真的挺好的,收益稳定、并且高龄人群也能投保。}如果手上有闲钱,有养老或是资金传承需求,那么可以重点考虑这款产品。

最后学姐还是想要提醒大家,在6月30日,如意尊2.0增额终身寿险在6月30号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如果对于这款产品有想法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停售的时间哦~

假使对其余的理财产品有配置诉求,也可以看看学姐精心挑选的榜单:

以上就是我对 "下架的如意尊2.0终身寿险还可以买吗"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