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养老金老年人

提问: 志同道合 分类:养老金

优质回答

学霸说保险-蒂奇

理想总是很丰满,就像活到200岁这种极度、非常以及不可能的事都会成为理想。

但是人们总要不断追求更好,说不定“唐僧肉”在几十年后上市呢???偶尔期待一下105岁还是可以的吧???

好吧,回归正题,我们看看问题核心,200岁到底能不能活到不是我们能够知道的,但我们需要探讨的是这个问题的核心内容:“保终身”到底在养老险中是怎么界定的呢?

只有清楚了解后终身在保险行业的中的定义,养老金能领多少就能清楚计算。

接着往下看,学姐带你来一探问题的答案。

保险中终身的定义

终身的定义在中国内地保险中并不是所谓的一生、一辈子,而是有一个具体的年龄规定,是指活到105岁。因为中国内地保险在评估保险的风险模型的时候,将105岁的死亡率设定为100%。

这样就是说,只要是活到了105岁这个年纪,不管我们现实中是否死亡,在保险的定义里面,我们就已经不再是“活着的人”了。

等105岁到了,有交终身寿险的便可获得属于自己的寿险理赔金,社会养老险之前有认真交的,此生最后的一笔养老金就可以拿到了。

其他的例如终身重疾险和终身意外险,有缴纳的话,良心一些的产品会祝贺你长命百岁,并发给你一笔祝寿金,其后再通知你终身保险合同终止的事宜,而其他不好的,则会直言合同结束。

想象一下十年之后科技进步迅速,人类寿命能到200岁,那时怎么办?

学姐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内地正使用的生命表认定,前文提到的105岁就是目前的终身年龄。

不同的国家地区,因为经济发达情况以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原因,生命表不尽相同。比如香港地区生命表认为100岁的死亡率就达到了100%,台湾地区为110岁,部分发达国家则能达到120岁。

由于国家公民的平均寿命和医疗水平的差异,生命表的设定也会存在不同,平均寿命很大程度上依赖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提高之后,人的寿命也越高,生命表在认定上限寿命的时候,就会收到二者的影响而提高。

如果人类寿命延长两倍的话,依赖现在的养老险也能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我们现在所缴纳的养老险都是以“105岁生命表”为模型设计的。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在给产品定价时,就已经考虑好了被保险人105周岁身故时的情况,并时刻准备好了一笔“身故”保险金的。

对于国家提供的社会养老险而言,只需要调整退休年限以及累计缴纳时间等政策,重新定义100%死亡率的相应年龄就可以了。

可以想象,站在保险公司的立场,保险产品不可能因为“终身”二字而继续保你到200岁。

到200岁的时候,如果你非要等到那个时候再去领取终身保险和商业养老金,人家也只按照105岁时的保额跟养老金额给你。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年纪到了105岁的时候,要赶快去保险公司领取,200岁的时候你再想去拿这笔钱,恐怕到时候这笔钱因为通货膨胀的关系,已经变得不值钱了。)

但对于国家而言,国家并不需要考虑经济收益国家在乎的是能让社会大众可以一直领养老金直到死了的时候,又能够将通货膨胀对冲掉。

如何多领养老金?

学姐让你多领养老金,而不是让你去多领保险保额像终身保险的那种保险的原因有哪些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要么无法冲破这个通货膨胀(比如终身寿险),要么就只能被通货膨胀逼着往前行驶(比如年金险)。

只有国家提供的社会养老险对通货膨胀有帮助,因为中国的养老制度,本质上是现收现付制:收这边年轻人的钱,发给另一边已经退休的老年人。

这样将过去三十年因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抵御住了。

我们来看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其中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 ÷ 计发月数

基础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

计发月数=(人口平均寿命 - 退休年龄) × 12

社会平均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在职员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工资=[个人历年每月缴费工资]与[相应年份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比值的均值。

......

这让我们一目了然地可以看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与个人账户余额、缴费年限密切相关,综合来看,领取养老金的多少往往受到缴纳数额和年限的影响,呈正比关系。

除此之外,还能发现一种情况,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对养老金发放有一定作用,而社会月平均工资又受到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

由于近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工资增长额度达到了10%,所以养老金的收益自然也就跟着以10%的增速上涨。

这暗示了:购买养老金,不仅没有风险,而且收益率能达到10%。

回到最初的问题,多领养老金有哪些方法?

方法就是:在你退休之前要尽可能多的交,时间越长所在地的经济状况越好。

养老金的缴纳是不能看成本以及收益率的。很多人会认为只要缴够15年保证退休后每月都能领到养老金就行,这样的话“成本”最低,“收益”最高。这其实不是完整的解释。

为了方便理解,现在我们假设A和B在同一个城市上班,他们的月平均工资都为6000,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也一直是6000。

个人缴纳养老金比例为8%,都工作到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但小A交了15年养老险,小B交了25年。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且默认A和B从来没涨过工资的情况下,计算得出:

A退休后每月能领1521.6元

B退休后每月能领2536元

A能领到的退休金只有B的60%,如果算上通货膨胀跟工资涨幅,这个差距只会更大。

我们来看他们领取养老金总额的对比:

可以看到,不管是A还是B,在退休后四年里都可以收回本金,但是由于B多交了10年养老保险,到了80岁的时候,B会比A每年多领接近70%。

虽然中国内地保险对于终身的定义就是105岁,且商业保险也都只保到105岁就终止合同。

但对于社会养老金来说,对于领取的年限,国家并没有出台任何政策表明。

如若真的能领到,也有极少数的人能申领到。学姐认为我们探讨这个问题关注点不应该在于“活到200岁能不能赔?能赔多少?”,而应该在于“保险是如何界定‘保终身’的?对产品的设计有什么影响?”

基于此,保险方案配置在初始设计时,在评价保险的性价比时,就能更加快速准确。

想要充分了解社保知识,光看这篇文章可不够!如果你依旧对社保知识存在疑惑,可以找学姐进行详细咨询-关注【学霸说保险】公众号 ,里面有全网最全的社保类知识,帮助你充分利用社保福利,省一大笔钱!

以上就是我对 "养老金老年人"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