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民生鑫喜连诚可以单独购买吗?可以领取多少?

提问: 一人独酌 分类: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2022

优质回答

学霸说保险-维恩

转眼间就到了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了,我们也将步入2022年了,各大保险公司正在为奔赴新年而准备,将年金险作为新年第一炮,博得更多人的喜欢进而入手产品。

实现本金翻倍对年金险而言是件极容易的事,此外保险公司还倾尽全力的在做年化利率的宣传工作,吸引了不少朋友的眼球,而且都为之心动不已,当然,天上不会掉馅饼,若不小心谨慎就很可能掉进了年金险的坑里,学姐先给大家看一些小技巧:

这不,最近一段时间民生保险将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公布了,据说它的收益不错,给人带来很大的惊喜~

看到宣传之后学姐也很心动,尽快展开测评,结果发现这款产品特别的不简单,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它的具体情况!

一、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保障内容大揭秘!

老规矩,先来看看这款产品提供的保障内容有哪些:

通过看表格可以看出,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允许出生满28天至70周岁人群投保,保险责任包括祝福保险金、生存保险金、满期保险金和身故保险金,保障不仅齐全还很实用。

除了这方面之外,这款产品不但提供了保单贷款而且还有自动垫交的其他权益。有些朋友对这些权益不是很明白,以为无足轻重,学姐这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大家口中总会说保单贷款,指的就是投保人将手上持有的保单抵押给保险公司,根据保单现金价值的一定比例需要保险公司提供给投资人资金。

大家经常说的保费自动垫交,在被保人没有按时交纳续期保险费的情况下,若保单达到了足够的现金价值,保险公司通过现金价值自动垫交的方式进行保险费用的缴纳,从而使保单继续有效。

更多必备保险的讲解,学姐已经写进了下面的文章里面,赶紧浏览一下吧:

不过排除上面这几点,学姐发现它其他方面都没有优势,反而找到这些缺陷:

1.保障期限短

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涵盖了四种保障期限,分别是10年、15年、20年、30年。

虽然消费者在考虑自身状况之后可以灵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障期限,设置的这一点特别灵活,但是最长仅可选择30年的保障期限。

相比那些保障期限可以选择保至70岁、80岁的产品来说,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显然只适合短期投资的朋友,想要长期保障的朋友只能选择其他产品了。

2.万能账户保底利率低

如果投保了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对消费者来说只需根据自己的需求,看看要不要附加这个万能账户。

如若想要万能账户的收益,又想要稳定的收益,那就可以挑选一款收益比较高的纯年金+万能账户,或者万能账户保底利率比较高的产品。

就是令人沮丧的是,这款产品的万能账户保底利率如今只有2.5%,而市面上一些比较优质的万能账户,保底利率都已经达到了3%!

加下来,以后的收益比较下来可是相差很多呢,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在这方面确实不够得体.............

与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的保障有关的内容,学姐就先探讨到这里了,假如你想更深入的解析这款产品,那下面这篇文章有助于大家更好的了解哦: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些只是小瑕疵,要是这款产品的收益还可以,那也不要紧~

那这款产品的真实收益到底有多少呢?是否合乎大家的心意呢?继续往下看就知道了!

二、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收益真的高?醒醒吧!

如若老王把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配备给自己0岁的孩子小王,一年应该交保费1万,缴纳3年,提供10年保险,总共缴纳的保费是3万 ,基本保额为3220元,下面来测算一下收益如何:

通过看表格可以看出,当保单到了第5、6、7年的时候,小王每年可以领取10000×60%=6000元的祝福保险金,3年一共领取18000元;

来到保单第8、9年的时候,小王每年可以领取基本保额的3220元作为生存保险金,两年到手的合计金额为6440元;

在保单第10年的时候,小王可以拿到300%基本保额的满期保险金,金额为9660元,而且是一次性领取。

这样加起来,在长达十年的保障期限里,小王共能获得34100元,把已交的30000元保费减掉的话,居然只能获得4100元收益,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总而言之,民生保险旗下的民生鑫喜连诚年金保险确实表现得平平无奇,而且收益也没那么夸张,大家没有必要入手。对于收益的高低,还是建议大家好好分析,千万不要听保险业务员的忽悠就入手了,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呀!

那市面上有什么好的年金险可以推荐吗?

自然有呀,市面上做的最好的年金险已经准备好啦,感兴趣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哦:

以上就是我对 "民生鑫喜连诚可以单独购买吗?可以领取多少?"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