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苟言残喘
分类:1岁小孩买保险注意事项
优质回答
二胎宝妈为了补贴家用在月子期间当博主带货,结果被丈夫以无法照顾家庭也影响其休息的理由起诉离婚,网友在痛骂这个丈夫同时,也纷纷在感叹养娃不易。生怕他们生病,以及得不到好的教育与好的生活质量。
父母之为子必为其谋深远,近期不少家长都很喜欢教育年金险与各类健康险,孩子刚出生就购买,但稍不注意就容易踩保险的坑,和学姐一起来认识一下买保险都有哪些雷区吧!
原来入手保险还是有些简单的,开始前给家长们推荐一些买保险必须了解的内容:
《买保险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这些关键知识点!》weixin.qq.275.com
一、1岁小孩购买保险需要注意什么
1、先社保后商保
社保是国家给予我们最基础的保障,价格很便宜,这个羊毛要及时薅!社保中的医保是我们使用最频繁的保险,有社保的人员要比无社保的人员更便宜的购买商业保险,况且经由社保,商保能拿到更多报销。总结购买社保再买商保才更加合算!
还有谁不明白社保的好处?赶快来补一下社保的功课:
《社保有什么用?社保“收益”有多高?为什么说一定要缴纳社保?》weixin.qq.275.com
2、先保障后理财
保险最关键的功效仍然是保障,我们不应该本末倒置!0-5岁的娃娃,身体免疫力弱,根据研究,重疾发生率在42岁以上人群中最高,0-5岁次之,年轻人居第三,相对上学的教育基金、成长基金而言,保障身体健康更重要。在家庭收入丰厚时,配置保障型的保险更好。
3、先大人后小孩
家庭需要大人来支撑,但是在配置保险这一方面时家长往往更重视他们的孩子,即使孩子有了顶配全套的保险,只重视孩子而不重视家长是万万不行的。
小孩出事能依靠父母进行治疗、照顾,但大人自己倒下对家庭带来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所以在考虑保险配置的时候,应该把大人的位置放在优先级。
4、无需购买寿险
小孩身故保额有限制,对于十周岁以下的被保人来说,身故保险金最高不能超过20万元。其次年龄高于10岁低于18岁的被保人,身故保险金上限50万元。寿险的对照是家庭责任,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承担家庭的经济重任,绝对不在一岁的小孩儿身上,所以身故价值并不高,附加一份寿险就比较吃亏。
二、1岁小孩适合买什么保险
购买保险之前我们要先来分析一下孩子主要面临的风险是哪些:根据潜在的风险来搭配合适的险种,是最优的办法,贵的有时候产品不一定优秀,不需要花重金给小朋友准备很高保额的产品。
1、少儿医保
办理少儿医保可以取得住院、门急诊、门诊特殊病之类的医保待遇,不需要等,即刻生效。建议大家最好是在孩子出生的三个月之内,尽快的办理医保,每年最低只要200块钱就能报销70%以上的祝愿费用,非常合适!
2、重疾险
大病潜在风险的非常深,一些儿童高发的大病例如白血病,治疗的费用就需要几十万,要是需要骨髓移植,家庭经济必须足够宽裕,所以少儿特疾保障是一定要被包括在我们给孩子买的重疾险里面的,而且尽量配置高的保额,相应的也会给孩子带来高的保障,不想超资金预算的推荐下手定期的产品。
重疾险对被保人的健康状况要求比较高,越年轻保费越低对被保人来说,因此重疾险越早买越好。
给大家介绍一个很受欢迎的儿童重疾险,对于孩子的保障设计的蛮到位的,家长可以考虑一下:
《人人称赞的「妈咪保贝」,还有这些不足...》weixin.qq.275.com
3、意外险
在我国1-14岁儿童的非正常死亡因素中,意外伤害位列第一,在为小孩购买保险时,意外险是必须的。作为小孩子,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是很正常的,1岁左右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磕磕碰碰、摔伤骨折和开水烫伤等意外伤害在所难免。孩子由于年龄太小,还没有风险意识,不会进行自我保护,突发的意外状况特别多!
给孩子购买意外险时,只需要购买一年期,并且免赔额越低越好,报销范围越大越好!这些产品都是性价比较高的,大家可以从中选择:
《10款最值得买的小孩意外险大盘点!》weixin.qq.275.com
4、医疗险
6岁以下的小朋友,父母照顾的再精心,也还是会有小病小痛的,住院和急诊的开支相比都是一比不小的开支,由于医保报销对于费用和用药范围都是有控制的 ,选择我们认为更加合适的医疗险去报销那些医保不能报销的医疗费用,家庭的一大部分压力可以得到解决,
总是生病去医院的小朋友可以尝试购买小额医疗 ,值得信赖,平常我们遇到的感冒发烧这样的小毛病也能报销,真的是太实用了!这份产品介绍推荐给大家,值得大家一看哦:
《十大值得买的小额医疗险大盘点!》weixin.qq.275.com
父母养育孩子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给孩子配置好保险就万无一失了,孩子会觉得父母的陪伴对他们是一种最可靠、最安全的保障。
以上就是我对 "1岁幼儿配置保险应该注意的情况"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下一篇: 人人保2.0B款重疾险那买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