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头脑风暴王福重养老金

提问: 停止进食 分类:养老金

优质回答

学霸说保险-嘉琪

理想总是很丰满,就像活到200岁这种极度、非常以及不可能的事都会成为理想。

可是大胆的想法说不定再不久的将来,也许几年几十年后实现了超长寿人呢???不要最长寿,只要更长寿,105岁可能值得期待???

好,抛开问题后我们看看核心存在的是什么问题,活到200岁是我们无法计算和衡量的,但这个问题在探讨的核心内容其实是:所谓的“保终身”,作为养老险的一项,到底该怎么理解?

如何清楚计算养老金的领用金额,只有先了解终身在保险行业中的定义。

跟着学姐往下看,学姐帮你解答这个问题。

保险中终身的定义

在中国内地保险中,终身的意思是指活到105岁,而不是单纯的指一生、一辈子。因为中国内地保险在评估保险的风险模型的时候,将105岁的死亡率设定为100%。

意思就是,只要活到了105岁,无论我们是挂了还是依然活着,从保险定义的角度来说,我们都是属于“已挂之人”。

要是到了105岁这天,买了终身寿险的就可以享受寿险理赔的福利,之前有认真交社会养老险的,就能拿到人生中最后一笔养老金。

要是有终身重疾险、终身意外险的保障的话,有人情味的产品会把一笔祝寿金给到你手里,是祝你长命百岁的意思,然后再把终止终身保险合同告诉你,差一点的就是,合同终止不会提前通知,而且直接告知。

如果有一天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将自己的寿命延长到了200岁怎么办?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中国内地正使用的生命表认定,前文提到的105岁就是目前的终身年龄。

但是不同国家地区的生命表存在一定差异。比如香港地区生命表认为100岁的死亡率就达到了100%,台湾地区为110岁,部分发达国家则能达到120岁。

与生命表设定息息相关的是国家公民的寿命和医疗水平,当国家公民的寿命和医疗水平都在进步,生命表认定的终身寿命也会不断提高。

如果人类寿命延长两倍的话,依赖现在的养老险也能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我们现在所缴纳的养老险都是以“105岁生命表”为模型设计的。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在给产品定价时,就已经考虑好了被保险人105周岁身故时的情况,并时刻准备好了一笔“身故”保险金的。

对于国家提供的社会养老险而言,只需要调整退休年限以及累计缴纳时间等政策,重新定义100%死亡率的相应年龄就可以了。

可以想象,站在保险公司的立场,保险产品的保障时间是存在上限的,如果你的寿命真的达到200岁,保险公司也不会依据“终身”条款对你进行保障。

你要是非要等到200岁再去领终身保险和商业养老金,人家也只会按照105岁时这个年龄段给你算保额和养老金额的。

(在这里要格外说一句,到了105岁赶快领取吧,200岁的时候再想起来领,恐怕到时候这笔钱因为通货膨胀的关系,已经变得不值钱了。)

但是,对于国家来说,经济收益并不在国家的考虑范畴内的,国家在乎的是能让社会大众可以一直领养老金直到死了的时候,又能够将通货膨胀对冲掉。

如何多领养老金?

学姐告诉你多领养老金,而不是告诉你多领保险保额像终身寿险那样的保险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其实特别好理解,商业保险要么是没有能力去突破这个通货膨胀(比如终身寿险),要么就只能在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之下,被逼着往前跑(比如年金险)。

只有国家提供的社会养老险对通货膨胀有帮助,现收现付制表明了中国养老制度的实质:已经退休老年人的退休金是通过收取年轻人的社保金。

这种做法可以有效抵制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通货膨胀。

我们来看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其中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 ÷ 计发月数

基础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

计发月数=(人口平均寿命 - 退休年龄) × 12

社会平均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在职员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工资=[个人历年每月缴费工资]与[相应年份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比值的均值。

......

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个人账户余额、缴费年限影响了你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换句话说,我们的养老金缴纳数额越多,缴纳年限越长,可以领取的数额也就越多。

除此之外,还能发现一种情况,养老发放是离不开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而社会月平均工资与社会经济增长离不开关系。

由于近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工资增长额度达到了10%,所以养老金的收益自然也就跟着以10%的增速上涨。

这证明了:已经买的养老金,收益率能提高至10%,并且一点风险没有。

回到最初的问题,多领养老金有哪些方法?

唯一的方法就是:退休之前能交多少保险就交多少,尽可能的多交,还有当地经济越发达越好。

养老金的缴纳是不能看成本以及收益率的。非常多的人会只考虑只要缴够15年保证退休后每月都能领到养老金,如果按这样来说的话,“成本”能达到最低,“收益”能达到最高。这其实不是完整的解释。

为了方便理解,现在我们假设A和B在同一个城市上班,他们的月平均工资都为6000,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也一直是6000。

个人缴纳养老金比例为8%,都工作到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但小A交了15年养老险,小B交了25年。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且默认A和B从来没涨过工资的情况下,计算得出:

A退休后每月能领1521.6元

B退休后每月能领2536元

A能领到的退休金只有B的60%,如果算上通货膨胀跟工资涨幅,这个差距只会更大。

我们来看他们领取养老金总额的对比:

可以看到,不管是A还是B,在退休后四年里都可以收回本金,但是由于B多交了10年养老保险,到了80岁的时候,B会比A每年多领接近70%。

虽然中国内地保险对于终身的定义就是105岁,且商业保险也都只保到105岁就终止合同。

对于社会养老金来说,国家还没有相关政策规定只能领到105岁。

毕竟就算真能领到的人也是少数。学姐认为我们探讨这个问题关注点不应该在于“活到200岁能不能赔?能赔多少?”,而应该在于“保险是如何界定‘保终身’的?对产品的设计有什么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在保险方案配置的过程中,在评价保险的性价比时,就能更加快速准确。

想要充分了解社保知识,光看这篇文章可不够!如果你依旧对社保知识存在疑惑,可以找学姐进行详细咨询-关注【学霸说保险】公众号 ,里面有全网最全的社保类知识,帮助你充分利用社保福利,省一大笔钱!

以上就是我对 "头脑风暴王福重养老金"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