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对味就好
分类:46岁就不要买重疾险了
优质回答
根据报道,从中高风险地方返京的人员要严格遵守北京刚实施的“14+7”健康管理措施。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要严格的控制。
最近国内多灾多难,尤其受疫情影响,病毒还在国内折磨着我们,我们需要意识到:风险酒在我们的身边。
如果有规避风险的打算,那就买个保险。
就在前这天,有个朋友问学姐,46岁了,应该没有必要买重疾险了吧?那看来,这位粉丝根本不知道保险的重要性!
所以说46岁人群究竟有没有必要购买重疾险呢?下文有答案哦。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来巩固下保险的相关知识点吧:
《超全!你想知道的保险知识都在这》weixin.qq.275.com
一、46岁人群有必要买重疾险吗?
46岁人群还是要不停地为生活拼搏着,他们背着家庭中经济的支撑者,想想经济压力是真的很大。
46岁人群敢保证自己这一生都不会患病吗?这肯定不敢保证的。一旦得了重疾,可要花费不少的医疗费。
46岁人群还用不用买重疾险?看完下面两点就知道了。
1、重疾治疗费用高昂
譬如癌症,依照调查显示,国内平均每天被诊断出癌症的人就有一万多个,查出来得癌症的人每分钟有7.5个,并且数据还在增长中。
癌症发病率每保持在一定的数值(3.9%)进行增幅,死亡率每年的涨幅都保持在2.5%不变。
30-70万是国内癌症的治疗花费,癌症的某些治疗项目的花费在国内医保是不能进行报销的,举个例子特效药、靶向药等,这个费用是在医保报销之外的。
在重疾治疗费上,46岁人群能倚靠的就是重疾保额带来的风险覆盖能力了。
2、重疾年轻化趋势明显
根据中国保险协会发布的数据来看,年轻人也有很多人得重疾。
40-60岁重疾发生概率越来越大,小病小痛经常转变为重疾,现在重疾越来越年轻化了。
不仅是老年人,中青年也是有可能罹患重疾的,46岁人群罹患重疾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重疾险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它不仅能涵盖重疾治疗费用、弥补收入损失,还能弥补由于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46岁人群只要有了重疾险作为保障后盾,即使是遇到了重疾,也会有选择更好医疗条件的机会,尽早治疗完成。
所以说,46岁人群是很有必要买重疾险的。
那么,如今市面上哪些比较好的重疾险值得46岁人群关注呢?这里比较重要啦:
《十大值得买的热门重疾险大盘点!》weixin.qq.275.com
那么,46岁人群在购买重疾险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不要心急,下文将介绍重点!
二、46岁人群买重疾险,正确的投保姿势是怎样的?
46岁人群买重疾险,需要重视一下这几个方面。
1、保障要全面
如果在重疾方面的保障很到位,说明它是一款优秀的重疾险,中症、轻症方面的保障也很有必要。
46岁人群在购买重疾险的时候,具备以下几点可以优先购买:重疾最好能多次赔付,且间隔期不长、而中症保障最好全面些、对于高发的轻症最好有多次赔付,且没有分组。
像市面上有些重疾险产品,要么没有涵盖中症保障,要么高发轻症不全面,倘若46岁人群遇到了这种重疾险,最好就绕道而行了。
除此以外,46岁人群在选择购买重疾险时候,最好选择能提供高发重疾二次赔的产品,例如癌症二次赔。
为什么要选择能附加癌症二次赔的产品,学姐就不再过多解释了,想知道的小伙伴不妨点开这里查看更多内容:
《「癌症二次赔」有必要附加吗?关键看这几点!》weixin.qq.275.com
2、保额要充足
重疾险风险覆盖能力的高低能受到保额多少的直接影响。
重疾险保额充足,能帮助被保人抵御未知的风险,保额能承担重疾的治疗费用,以及后期身体康复的费用,还能弥补得病后导致的收入损失46岁人群在入手重疾险之前,最好选择重疾险保额充足的产品。
46岁人在购买重疾险时,保额怎么选择却是一个难点。
学姐给大家准备了很多干货,有需求的朋友可以来看看:
《保险买多少保额合适?说说里面的门道》weixin.qq.275.com
3、核保要宽松
46岁人群身体有小毛病的人不少,比不上那些年轻人,没法通过健康告知的话,就很难购买到重疾险了,由此看来,46岁的人群在选择重疾险时,尽可能的选择那些核保条件不是很严格的产品。
不过,即便是身体有些小毛病,46岁人群也不要想太多,选择健康告知没有那么严苛的重疾险进行投保,投保成功的几率很高。
市面上健康告知没有那么严苛的重疾险产品,都被学姐整理到这个榜单里了,46岁人群快来做个参考吧:
《最新!十大【健康告知宽松】的重疾险大盘点!》weixin.qq.275.com
总结一下:购买重疾险这件事情对于46岁人群来讲还是存在必要性的,46岁人群在购买重疾险前要多留意学姐提到的小技巧。
以上就是我对 "46岁要怎么配置重疾险"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上一篇: 四十三岁投重大疾病保险价格
下一篇: 福佑安康惠享版的服务靠谱吗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