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万里无云
分类:1岁小孩买保险注意事项
优质回答
二胎宝妈为了补贴家用在月子期间当博主带货,结果被丈夫以无法照顾家庭也影响其休息的理由起诉离婚,网友在痛骂这个丈夫同时,也纷纷在感叹养娃不易。生怕他们生病,以及得不到好的教育与好的生活质量。
父母之为子必为其谋深远,有不少家长在孩子刚出生就购买教育年金险与各类健康险,但稍不注意就容易踩保险的坑,今天学姐就跟大家讲讲孩子买保险要注意什么!
原来入手保险还是有些简单的,动手前先让家长们提高对买保险的认知:
《买保险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这些关键知识点!》weixin.qq.275.com
一、1岁小孩购买保险需要注意什么
1、先社保后商保
社保是国家为了帮助我们而提供的保障,价格特别亲民,这个羊毛要及时薅!我们平时会经常使用到社保中的医保,已办理社保的人员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往往要比无社保的人员价格实惠,还有就是经过社保后,商保还能有更喜人的报销比例。总结购买社保再买商保才更加合算!
谁还不懂社保有什么作用?那就来了解一番社保的内容吧:
《社保有什么用?社保“收益”有多高?为什么说一定要缴纳社保?》weixin.qq.275.com
2、先保障后理财
保险最关键的效力仍旧是保障,大家不要本末倒置!0至5岁的小朋友,身体抵抗力不强,数据表明,0-5岁重疾发生率高于年轻人,仅次于42岁以上人群,比起上学的教育基金、成长基金,保障身体健康重要性更强。在家庭收入不是很富裕时,建议下单保障型的保险。
3、先大人后小孩
大人肩负着支撑一个家庭的使命,但是家长在配置保险时往往给了孩子优先权,顶配全套的保险对孩子来说还是太过于贵重了,家庭的安全保障需要每一个人都安全。
小孩出事能依靠父母进行治疗、照顾,但大人自己倒下对家庭带来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所以在考虑保险配置的时候,应该把大人的位置放在优先级。
4、无需购买寿险
小孩身故保额有限制,对于不满10周岁的被保人,身故保险金不得超过20万元。其次年龄高于10岁低于18岁的被保人,身故保险金上限50万元。寿险的定位是家庭责任,没有哪个家庭,会让一岁的小朋友承担家庭的经济重任,所以身故价值不高,附加一份寿险是没必要的。
二、1岁小孩适合买什么保险
入手保险之前我们首先来研究一下孩子主要面临了哪些风险:意外+疾病,以潜在风险为依据搭配险种,贵的不一定最适合我们,不需要使用重金给小孩子选用非常高保额的产品。
1、少儿医保
办理少儿医保可以享受住院、门急诊、门诊特殊病等医保待遇,不用等待立马生效。有条件的话,最好在孩子出生的三个月之内去办理医保,只要每年拿出区区200元,就可以报销70%以上的住院费用,何乐而不为呢!
2、重疾险
大病潜在风险的非常深,儿童大病中常见的白血病,治疗费用通常需要几十万,要是需要骨髓移植,家庭经济必须足够宽裕,所以买给孩子的重疾险必须要有少儿特疾保障存在,甚至尽力买高的保额,这样孩子的保障才会更给力,定期的产品比较适合在预算不充足的状况下购买。
对被保人的健康情况重疾险的规定不是一般的严苛,保费越是不高的被保人一定是越年轻,是以早点买重疾险最合算。
分享一款火爆全网的儿童重疾险,对于孩子的保障设计的蛮到位的,家长可以看看:
《人人称赞的「妈咪保贝」,还有这些不足...》weixin.qq.275.com
3、意外险
造成我国1-14岁儿童死亡的因素当中,意外伤害是第一位,在所有的保险种类当中,意外险是最适合为小孩购买的。小孩子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于1岁左右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来说,磕磕碰碰、摔伤骨折和开水烫伤是比较容易发生的。没有风险意识的年龄较小的孩子,是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各种突发意外状况频发!
为孩子购买一年期的意外险是比较合理的,免赔额较低、报销范围较大的意外险是首选!这里为大家挑选出了一些比较适合的产品,供大家参考:
《10款最值得买的小孩意外险大盘点!》weixin.qq.275.com
4、医疗险
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6岁以下的小朋友也总是难免小病不断,无论是住院还是急诊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由于医保报销明确的控制了用药范围和报销的费用比例,选择合适的医疗险报销医保外的治疗费用,可以最大程度的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总是生病去医院的小朋友可以尝试购买小额医疗 ,值得信赖,日常中的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也能进行报销,不得不说,实在太实用了!这份产品介绍推荐给大家,值得大家一看哦:
《十大值得买的小额医疗险大盘点!》weixin.qq.275.com
父母养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给孩子配置好的保险你就以为就万事大吉了,孩子最可靠、最安全的保障就是父母的陪伴。
以上就是我对 "一岁小孩买保险应该注意的问题"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上一篇: 中年人配置50万保额的重疾险合适吗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