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友自在是的

提问: 我忘了你名字 分类:友邦友自在年金保险2021

优质回答

学霸说保险-维恩

这几天,福州晚报向群众报告了一条新闻,有一位高龄老人居住在福州,他的性格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记忆力也迅速下降,发生这种症状是由于老人们中风后遗症血管性痴呆的后果,

依照流行病学研究的数据显示,世界上最高的脑卒中发生率发生在中国人群中,如果与美国相比,中国人脑卒中的发病率要高出一倍。

要知道,脑中风后期的护理的费用极高,这不,有一款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横空出世,是友邦保险公司旗下的一款新型产品。

所以,对于需要护理人群来说,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的保障做的好不好呢?下面将会告知小伙伴们!

正式开始前,可以先去看看护理险种的一些短语,方便了解以下内容:

一、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的保障内容揭秘!

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的保障内容都有啥?让我们先来看看:

“友自在”养老综合解决方案在2021年7月16日由友邦人寿保险发布。并且已经有了六款全新的产品,这也让养老保障更全面,对于资金储备、健康保障、康养服务的全方位需求。

那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是否能给予充足的保障?分析结果如下::

1、长期护理保险金

这一款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的长期护理保险金保障责任之内,设置了特定疾病长期护理保险金和意外伤残长期护理保险金。

其中,特定疾病长期护理保险金每年给付基本保额,最高给付10次。

倘若十八岁小李选用了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那么不超过100万元的特定疾病长期护理保险金将会给到她。

需要年满75周岁后的首个保单周年日并且是属于意外事故的才可以领取到意外伤残长期护理保险金,且发生该事故的当天,一直到之后的180天内,按照“伤残评定标准”中1—4级等级的伤残进行给付。

每年给付200%的基本保额,即基本保额的2倍,最高给付10次。

如果想对保险理赔是如何定义伤残标准有进一步了解,戳这里了解更多内容:

其实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伤残评定标准中是有10级的,而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只保障1-4级,在这点上考虑的有些马虎!

2、一次性护理保险金

对于友邦长享的自在护理险,其一次性护理下保险金的保障责任中,囊括了特定疾病一次性护理保险金和意外伤残一次性护理保险金。通过购买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这两项责任需要给付的保险金都为已交保费。

假使正好40岁的李女士买入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在保额为10万元,她如果在20年的时间里交齐,保至80岁,每年的保费是5140元。

如果在李女士78岁的时候由于严重脑中风后遗症,因此达到保险合同的护理状态要求,那李女士在特定疾病一次性护理保险金这项保障责任可赔102800元,这赔偿金还是很让人满意的。

由于文章篇幅关系,假如还想看到更多关于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的分析,不要错过下文:

那对于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的保障内容就剖析到这里了,内容比较简单,但保障力度还是可以的!然则,光说保障内容不错还不够,不过投保规则不好,也是不可以的。

我们就一起看看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的投保规则吧!

二、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的投保规则友好吗?

和学姐一起来研究一下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的投保规则吧:

1、投保年龄范围不广泛

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其目的是为解决养老,首先其投保年龄就很让人失望,投保年龄要低于65周岁。

目前的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议,说不定哪天65岁的时候你才刚退休,而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就不给予保障了,合理吗?

说白了,虽然它打着养老健康的旗号,事实上对老年人来说好处并不大!

2、等待期设置合理

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对于等待期时间规定了90天,合情合理。

相对市面上那些等待期整整需要180天的护理保险(乐享金生增额终身护理险),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算是特别优秀的。

那等待期过长对我们有利吗?答案就在文中:

然后来分析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的保障期限,有保至80周岁、90周岁可选,这款产品就不适合追求终身保障的人群。

接着说说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的缴费期限,由于分期缴纳年限,产品条款没有明确说明。

所以,计划买入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只要与保险公司一起约定好一个缴费期限即可!

三、学姐总结

虽说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的保障内容是比较简单,但是论起保障力度和投保规则来,这款产品可是对消费者非常友好的!

如果觉得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存在的小缺点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妨入手这款产品~

不过,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现在市场上保障责任覆盖全面的护理保险有很多,学姐不建议只了解友邦长享自在护理险后就直接购买,多比较一下市面上的优秀产品!

以上就是我对 "友自在是的"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