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多少岁不能买重大疾病保险

提问: 凌乱心情 分类:重疾险年龄要求

优质回答

学霸说保险-晓宇

据统计数据来看,重大疾病一般在50-80岁之间复发是最容易的,所以说不少人就算是知道购买重疾险的重要性,也不着急,感觉自己的目前的年龄还用买重疾险。

实际上呢,市面上大多数重疾险都是保障到55岁,就少部分能承保到60、65周岁,购入重疾险可是有年龄限制的。

必然,年龄在添置重疾险时起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今天学姐就来好好给大家讲讲这方面的知识~

在这下面呢有一篇文章,它会告诉大家什么样的年龄段该买什么样的保险,不懂的朋友可以先进去了解一下,我们再开始:

一、年龄对于购买重疾险这3大影响,必知!

1、年龄越小,保费越便宜

有的小伙伴还是想给自己五十几岁的父母买一份重疾险时就会发现,一年的保费最起码都高达上万块,但给自己配置同样的重疾险,每年交个几千元就足够了。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保费是和年龄息息相关的,年龄愈小,保费越划算。

阅读完下面这张图,你就知道是为什么了: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年龄越大,重疾就越容易发生。

所以说保险公司承担理赔的可能性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为了控制成本,重疾险的保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因此购买重疾险的建议是要尽早,学姐把市面上值得信赖的一部分重疾险整理出来了,不妨看一看吧:

2、年龄太大,可选择的空间变小

许多重疾险当投保年龄越接近承保年龄上限的时候,能投保的最高保额要和之前相比也变低了不少,可选择的缴费期限也呈变短的趋势。

这点与保费有着同样的意思,都是保险公司为降低承担风险而进行相对应设计。

3、年龄越小,投保越容易

大家应该是了解的,购买重疾险的前提是要先进行健康告知。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会多多少少地开始出现一些小问题,我们的不注重细节直接导致健告告知无法进行,因此把投保的条件提高了甚至无法投保,想要购买保险的话更加困难了。

然则年龄与身体健康有关,呈相反的状态,不太容易染上小病过往也无病史,所以想投保并没有什么难度。

所以学姐多次强调,花钱购买重疾险要尽快,越快越好!

投保越早保费越少,投保容易,能做的选择就越多。

得了一些小毛病,也不会一定能禁止参保的。能够帮你顺利投保的小技巧在下面,点一下就跟能领取了:

二、什么年龄阶段的人适合购买重疾险?

1、50岁以内的人群,建议购买重疾险

近年来,重疾发病率逐年趋于年轻化,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不一样的高发重疾。

据数据显示:

患上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高达50%的,白血病占35%的,基本上都是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是说在3个重疾儿童中就会有一个儿童患上白血病。中青年男性也就是18~49岁这一年龄段中,男性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50%以上,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占80%以上。

而若是得了重疾,整个家庭都将陷入经济危机,毕竟治疗费用可不低。

就拿癌症的例子来说吧,治疗费用基本上都在30-70万,普通家庭有谁可以随便拿出来治疗?

到这时候就知道重疾险的作用多么大了,如果一次性给付的保险进在疾病治疗、后续康复费、营养费等都是有保障的,这样能帮助更多的患者解决重大疾病带来的很多经济风险。

所以对于50岁以内的人群是建议购买重疾险的,要是有条件的话,早买比晚买要好。

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对比重疾险的好坏进行多个产品的对比。然后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保险,各位可以看一下对比表:

2、超过50岁的老年人群,不建议购买重疾险

从大多数重疾险中可以了解到,承保年龄一般到55岁,60或者65周岁的人只有少部分重疾险可以选择,因此年纪比较大的人基本不能投保重疾险。

即使承保年龄勉强符合要求,健康告知也很有可能会把你拦住。

最关键的就是:年龄大于50岁的老年人保费更高的理由是,他们的患病几率更高。

有些读者可能会想着“最终都是为了保障父母的健康,保费贵一点也没关系,我愿意出这份钱”。

可大家要先弄明白,学姐所说的保费贵不光是在说要多出钱,还意味着投保重疾险性价比太低了!

因为老人购买重疾险是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些保费倒挂的情况,也就是保费还大于保额的情况。

学姐用55岁男性来举例,一位55岁的男性投保重疾险,分10年交,每一年的保费都是11000元,那么十年就是要缴纳11万。

结果保费可能就10万,这样下来还要损失1万,最后就变成了“亏钱买卖”。

所以老年人投保重疾险,难就算了,最关键的太吃亏了。

什么样的保险比较适合老年人购买?大家可以先看这一篇:

以上就是我对 "多少岁不能买重大疾病保险"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