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买了太平洋每年二万元,交5年分红保险(利赢年年金保险)交了一年,如退保,能退多少钱

提问: 楼阁猫 分类:退保

优质回答

null

如果打算退保,肯定会最先想到,会退多少,怎样能多退点?这里有一份攻略:

保单可以退回多少钱,分为这三种情况:

(1)全额退保

一般能全额退保的情况有这几种:

1.犹豫期内退保

一般购买保险都有犹豫期,如果是在犹豫期内退保,可以退全部保费,只扣取10元左右的工本费用,一般签收合同回执后开始算犹豫期,一般都是10-15天,合同里会写清楚。

2.被代签名

如果是一些业务员操作不规范,保险合同的签名不是本人的,有这种情况申请退保是可以全额退的。

3.有证据

如果代理人违规操作或者欺骗了消费者,有证据的话,这时候可以也申请全额退款。

(2) 退回现金价值

超过了犹豫期退保,能退的只有现金价值,而且有现金价值的必须是储蓄型人生保险,比如终身寿险、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寿险、两全保险、长期消费型重疾险、储蓄型重疾险、养老保险、万能险和分红保险等;一年期的医疗险,意外险等等一般没有现金价值。

想了解保单现金价值,可以看合同或者给保险公司客服打电话,可以用这个方式算:

(3) 退回现金价值+分红

现金价值上面说了,这里说一下分红。分红一般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约定了会给客户的固定保险金,另一部分给客户的保险金要根据保险公司经营情况给付,这部分不确定的保险金就叫做红利。详细解释在这里:

可以知道,如果不在犹豫期内退保,退回的钱是少于所交保费的,也就说会有亏损,如果已经决定退保,这份细节先看一下:

以上就是我对 "买了太平洋每年二万元,交5年分红保险(利赢年年金保险)交了一年,如退保,能退多少钱"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相关视频:买了太平洋每年二万元,交5年分红保险(利赢年年金保险)交了一年,如退保,能退多少钱

  • lin
    不可能的事情,你买完了,还是没买?
  • 保险一般不好退。退只能退百分之三四十,划不来的。你还是别退吧!况且保险还好,比存银行还是要强一点!!
  • lijian
    若果是存两年以上的话,这产品还是可以的,第一年退保要5%的手续费,第二年要4%的手续费,两年后就可以拿出来了....
  • Z麦逗 Mr. J
    我想知道你退保的理由是什么呢?
  • linuely
    缴满期了?你想把钱取出来么?千万不要取,因为它是一款终身分红险。缴费满期并不意味着可以领出很多钱。因为不知道具体的保单,我只能举例了。 这是30岁男,年交12000,十年缴费,每年约定的分红。缴费刚满,如果你想取出来的话,抱歉,本金肯定是亏损的。 看一下现金价值这一项就是缴费满期能取的钱。看您的问题不太完整,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关注我,私信交流。
  • 阳光小子
    各人身保险公司:为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人身保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保险公司应着力提升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水平,保险金额应满足以下要求:保险公司开发销售的个人定期寿险、个人两全保险、个人终身寿险和个人护理保险产品,死亡保险金额或护理责任保险金额与累计已交保费或账户价值的比例应符合以下要求:到达年龄比例下限18-40周岁160%41-60周岁140%61周岁以上120%其中,到达年龄指的是被保险人原始投保年龄,加上当时保单年度数,再减去1后所得到的年龄。死亡保险责任至少应当包括疾病身故保障责任和意外身故保障责任。二、保险公司应根据精算原理、产品实际销售和管理成本及公司自身经营实际,合理确定人身保险产品预定附加费用、风险保费、初始费用、退保费用等各项费用的收取。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对于利润测试结果显示新业务价值为负的新产品,中国保监会将不接受其审批与备案。如利润测试主要假设与实际经营结果发生重大偏差,中国保监会将依法追究总精算师责任。三、保险公司应根据自身经营实际、市场利率水平、投资市场变化等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产品定价,并根据外部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万能保险责任准备金的评估利率上限调整为年复利3%。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保险公司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新开发的预定利率或最低保证利率不高于评估利率上限的人身保险产品报送中国保监会备案,将新开发的预定利率或最低保证利率高于评估利率上限的人身保险产品报送中国保监会审批。四、保险公司提供保单贷款服务的,保单贷款比例不得高于保单现金价值或账户价值的80%。保险公司不得接受投保人使用信用卡支付具有现金价值的人身保险保费以及对保单贷款进行还款。五、各公司应严格执行《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16〕22号)有关规定,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和相关认定标准做好产品预期存续时间的评估工作。(一)自2017年1月1日起,对于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变额年金保险产品,应按照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定义要求进行评估和报告。(二)自2017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不得将终身寿险、年金保险、护理保险设计成中短存续期产品。(三)自2017年1月1日起,对于附加万能保险和附加投资连结保险等附加险产品,应单独评估该产品的预期存续时间,并判断其是否属于中短存续期产品。(四)对于预期存续时间的评估与产品实际经营情况有明显偏差且未及时进行修正的,或者中短存续期产品数据瞒报、少报、漏报的,中国保监会将依法追究公司总精算师的相关责任。六、保险公司董事长和总精算师应切实加强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资本管控和业务规划等工作,应根据公司资本实力等因素合理确定中短存续期产品的保费规模。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年度保费收入应控制在本条所要求的限额以内。(一)自2016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应控制在公司最近季度末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的2倍以内。(二)对2015年度中短存续期产品保费收入高于当年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2倍的保险公司,自2016年1月1日起给予公司5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保险公司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应当控制在基准额以内。基准额=最近季度末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2+(1-0.2t)×(2015年度中短存续期产品保费收入-2015年末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2),t=年度-2015,年度范围为2016年至2020年。(三)保险公司所销售的预期60%以上的保单存续时间在1年以上(含1年)3年以下(不含3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年度保费收入,2016年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90%以内,2017年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70%以内,2018年及以后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50%以内。(四)自2019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规模保费收入占当年总规模保费收入的比重不得超过50%;自2020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规模保费收入占当年总规模保费收入的比重不得超过40%;自2021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规模保费收入占当年总规模保费收入的比重不得超过30%。(五)对中短存续期产品违反限额要求的保险公司,中国保监会将按规定要求,对相关公司采取停止部分或全部新业务等监管措施。七、保险公司总精算师作为公司产品精算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严格按照监管规定和精算原理要求,切实履行责任。保险公司应建立产品定价回溯机制,总精算师应定期对产品定价假设合理性进行评估,对产品定价发生率或退保率与实际经营结果发生重大偏差的,要及时向中国保监会报告并进行说明,对于主观或故意原因导致的,中国保监会将依法追究总精算师责任。若保险公司出现利差损、偿付能力、现金流等方面重大风险,或产品精算方面出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总精算师应及时向中国保监会报告。未及时报告的,中国保监会将依法追究总精算师责任。八、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对于不符合本通知要求的保险产品,应当在2017年4月1日前全部停售。中国保监会此前印发的有关规定与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为准。中国保监会2016年9月2日
  • 大道无形
    2010年3月27日,由《大众理财顾问》杂志社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大众理财年会暨2009中国最受大众信赖的保险产品颁奖盛典”在京召开。太平洋保险热销分红险产品“鸿利年年年金保险”获得“2009最具价值分红型保险奖”。 “鸿利年年”是太平洋保险为配合2009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保险法》要求,在行业内率先推出的一款符合新法监管条件、适合高端客户投资养老的分红型年金保险产品。这个产品具有快速返还、领取随心、年金转换、身故返本等特点,是为解决客户的养老和理财双重需要而专门设计的一款分红年金保险。上市以来受到消费者青睐,业内专家及媒体给予高度评价,多次获得保险类产品奖项。 “中国大众理财年会”面向以杂志读者为代表的中国个人投资者,针对金融理财市场热点,集结权威专家主流思想,求解财富管理难题,力推实务特征,是目前国内创办时间最早、民众忠诚度最高的大型专业理财盛会。
  • 厉大伟
    保险谈收益的都是忽悠人的,保险一般都是30年才能回本,保险只谈现金价值,不谈本金和分红。保险不发生合同责任他只谈现金价值,而那个现金价值保险合同上面就有现金价值表,多少年是多少钱,你看了就会明白的。那个钱远远要比本金要少的多,不管是取钱、退保,都是看那个现金价值。保险业务员他们就没把保单的现金价值给你说明,说明之后客户看了就不买了,所以他们忽悠你保费交清就拿钱。保险若干年取钱都是亏损的,其实若干年就算拿到本金,你的本金的货币贬值也是亏损了很多。以后要记住!所谓“保险”就是用来抵御风险的,不是用来理财的,更不能想用保险来赚钱。想理财赚钱或想抵御货币贬值,可以做基金和国债。所以,分红型保险是以保险的名义骗客户的钱。
  • 静待花开
    看合同现金价值表或条款约定
  • 军仔
    由于每个公司的政策不一样,建议直接拨打投保公司电话咨询
展开 更多回答(10)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