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瑞华人寿公司的优势是什么?综合实力究竟如何?搞懂这几问题有哪些方法!

提问: 别轻易再见 分类:瑞华人寿的重疾险怎么样

优质回答

学霸说保险-冬阳

在那么大的保险市场里,名字中含“人寿”二字的保险公司简直多如牛毛,此外这其中还有很多属于行业领先者、老牌大咖,被大家所熟知的有“中国人寿”、“华夏人寿”、“百年人寿”等等。

他们保险界算是比较成功的人,家底厚,很有势力,任意拉出一个都是响亮的名号。

近些年,市场上也出现了挺多名字中带有“人寿”的新兴力量,好比2015年成立的中银三星人寿、2018年成立的瑞华人寿。

而今天,咱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其中提及的保险新秀——瑞华人寿也趁此机会聊聊他们家的重疾险具体是什么情况?

咱们先来瞧瞧这位作为新晋之秀的瑞华人寿实力到底如何?想知道的话就瞅瞅下文吧~

一、瑞华人寿的实力如何?

要知道,一家保险公司的成立是很不容易的,不单要经过繁琐的手续,主要的一点是要有钱。一家保险公司注册资本最低也不能少于2亿元。那么瑞泰人寿的实力优不优秀,大伙耐心往下了解:

(1)公司实力

瑞华人寿成立于2018年5月4日,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亿元,经营场地在上海市。

瑞华人寿是一家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宗旨是致力成为客户最贴心的健康管家。

在2019年的时候,瑞华人寿获得了“健康保险行业杰出产品创新奖”;在2020年,瑞华人寿继而获得了“最具创新力保险品牌奖”。

对此可得,该瑞华人寿保险公司的实力很强。

(2) 偿付能力

一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可以衡量它的理赔能力怎么样。

银保监会的规定指出,保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50%;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100%; 风险综合评级不得低于B级,如果同时符合了这三项偿付能力就算达标了。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关于瑞华人寿的偿付能力!

由瑞华人寿的2021年第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可以知晓,瑞华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都达到了172.56%,风险综合评级达到A级,三项偿付能力都达到了银保监会规定的标准。

可以看得出来,瑞华人寿在偿付能力上都是已经达到标准了,出险后理赔不起的问题,我们完全不用担心。

那么瑞华公司在实力方面和偿付能力方面都已经牢牢的得到了我们的喜爱,而瑞华人寿的产品会不会如同它们的实力一样征服我们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期待最终的结果吧!

二、瑞华人寿的重疾险怎么样?

瑞华人寿的重疾险有许多,不过学姐今天只选择其中到了一款来给大家做一个的测评,它就是瑞华人寿旗下的康瑞保2.0。

在这之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不妨去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可能有利于看懂后面的文章!

老样子,学姐先为大家送上康瑞保2.0的产品形态图:

乍一看,康瑞宝2.0在保障内容方面还算是比较齐全的,第一印象给我们的感觉就不错。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对它进行深扒......

(一)康瑞保2.0的优点

1.缴费期限灵活

康瑞保2.0可以选择趸交、5/10/15/20/30年等六种缴费期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消费者们的缴费压力。

举一个小王在25岁的时候为自己投保了康瑞保2.0的例子,保费是30万元,这对25岁的小伙伴来说的话,经济压力是很大的。

可是康瑞保2.0就可以投保长达30年的缴费期,如果是这样的话,分30年付清30万的话,平均一年一万多,每个月只需要负担1000块的保费。

这样算的话,每月1000多元的重疾险费用,对于一位25岁的年轻人来说,其实压力对他来说一点也不大。

所以说,在缴费期限上,康瑞保2.0可以说是非常友好了。

既然学姐已经在这点提及到了有关缴费期限的问题,不如进一步给大家深入剖析一下,想要深入了解的小伙伴可以听一听!

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两面性,保险产品也不例外,有好的地方也会有不好的。这不,在学姐一点一点深入的剖析之后,终于发现了康瑞保2.0的这个缺陷。

(二)康瑞保2.0的缺点

1.等待期过长

由此图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康瑞保2.0的等待期为180天,看到这部分内容,学姐眼泪都要掉下来。

假如小王购买了康瑞保2.0,却不幸在第91天的时候患上重疾,这种情形下,保险公司可以不予赔付,之前交的保费会给你返还。

倘若在等待期方面,小王购买了重疾险只规定了90天,在确认患上重疾以后就能获得理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你因患病而造成的经济压力。

有关等待期方面的内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那这次学姐就再为大家复习一遍吧!请看下文~

由此看来,康瑞保2.0堪称利弊均沾!假设有朋友想要买入康瑞保2.0的话,学姐不会去阻拦,但是会劝你从长计议。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