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颐养有约详细分析

提问: 面具卸下好吗 分类:泰康颐养有约年金险鑫账户终身寿

优质回答

学霸说保险-秀秀

最近开放的三胎政策,大家都有所耳目,这个延迟退休政策又即将开启,这让我们90后的如何是好啊。

想一想,这以后拉扯3个孩子的时候,这不仅如此,还得面临着延迟退休的政策,努力这么就,最终还是得为生计而奋斗了。

那么这个时候,要是能有一份理财保险提供保障,关于养老和孩子们的教育金都能一并的解决,这样我们的压力不就大大的减少了吗?适逢最近这几天有网友有问过学姐:有哪些理财险值得我们购买?针对泰康颐养有约年金保险产品计划,学姐要给大家进行深入分析,带大家看看它是不是名副其实的优秀产品。

年金险的坑并不算少,要是你愿意避开年金险的某些雷区,今天的干货文章你必须得读读:

一、颐养有约年金保险产品计划保障分析

颐养有约年金保险产品计划选择了颐养有约年金险以及鑫账户终身寿险来作为它的机构,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具体分析。

老样子,开始浏览颐养有约年金保险产品规划的保障内容:

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来讲解一下颐养有约年金险跟鑫账户终身寿险。

>>颐养有约年金险

颐养有约年金保险是泰康人寿为年龄高的人群量身定制的一款养老计划,在保险合同生效的第六年起,保险公司每年都会支付一笔生存保险金,最高可领取到105周岁,全方位的为老年群体铜墙铁壁。

1、投保条件

颐养有约的投保年龄条件是60-70周岁的人群,最高可保至105岁。

颐养有约的缴费期限有很多种,有这两个选择:可以选择趸交,也可以选择3/5/10年交。年金险每年都要投入很高的保费,颐养有约有好多种缴费期限供大家挑选,不同人群在此都能获得自己需要的服务。

年金险的缴费期限选哪种对我们更有利?要是你对此比较疑惑,那么可以戳这里学习一下:

然后颐养有约涵盖了1-6类职业人员的群体,对于从事高危职业的人员同样可以配置这款年金险。

2、保障责任

颐养有约有两项保障责任可选,一个是生存保险金,另一个是身故保险金。

投保了颐养有约,过了6年以后开始,能够在以后的每一年都给你一笔生存保险金。直到你105岁。这么说吧,活的时间相对较长,得到的金额也就相对较多。

在保险期间被保人假如身故,那么也可以由保险制定的受益人领取身故保险金,所领取的金额要大于已交保费。

颐养有约的根本属性是一款分红型年金保险,每年的生存金跟分红会放进万能账户(鑫账户)里进行复利,实现二次增值。

大多数分红型年金保险很多朋友都一知半解,那么不妨移步这里进行快速了解:

>>鑫账户终身寿险

鑫帐户能够进行二次复利增值,而且红利和生存金会自动进入鑫账户中。

在身故问题上,鑫账户共有3种给付计划可以选择:

1、是意外伤害致使的身故:赔付的金额是保单账户价值+基本保额;

2、如果不是意外伤害造成的,并且身故的时间是从万能合同生效起往后算180天:给付(保单账户价值+基本保额)-身故前180日内增加的基本保额;

3、除意外伤害外,自万能合同生效起180日内身故:给付保单账户价值。

万能账户若能够加持,这样以来的话,就不用只拿固定的年金了,钱会自动放入鑫账户实现二次复利,每年你都可以通过利滚利实现收益的递增。万能账户和万能险的现金价值账户大意思是一样的,如果你想详细了解关于万能险的相关内容,可以通过下面这篇文章进行详细了解:

那么,颐养有约年金保险产品计划设计究竟怎么样呢?收益是不是很惊人?慢慢来,学姐这回都给你掰开了讲~

二、颐养有约年金保险产品计划值得买吗?

年龄刚好60岁的老王计划入手这款颐养有约,一年要拿出40万来交保费,交5年之后总共就拿了200万来交保费。

那么下面这些保障就是老李一共可以享有的内容了:

1、第6年起至105岁,每年可以领取42000元;

2、身故返还所交总保费;

3、分红(如果有的话);

4、如不领取生存金和红利,将进入万能账户。

计算的时候我们以万能账户收益的下限为例,颐养有约年金保险产品计划预计有2.5%的年收益率。

2.5%的收益确实不能算高了,因为3.5%一般是现今优质理财产品可以达到的收益率,千万别小看了这1%的差别,它会使我们每年领取的钱数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年收益上,该产品的收益并不高,分红产生的收益也不太稳定,学姐建议没有经过综合考虑的话不要轻易配置这款产品。

现在市面上收益不错的年金险层出不穷,如果要买年金险的话,不要将目光只放在颐养有约年金保险产品计划上,能够对比和参考这份榜单,能够帮助我们从中选择出更合适的产品:

以上就是我对 "颐养有约详细分析"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