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保险鑫吉宝生存金领取

提问: 我哪敢放肆 分类:国寿鑫吉宝年金保险

优质回答

学霸说保险-希阳

近日,“新闻主播辞职回家卖保险照顾病母”一事上了热搜。

新闻主播范范称卖保险跟播报新闻的工作落差很大,但自己并不后悔。学姐看到这条热搜的时候也着实被他的孝心感动到了。

事实上好多年轻人因为要生存下来所以迫不得已去外面工作,留在老家的父母一旦患病,子女忙完工作就要投身家庭,压力一下子就非常大。

如若加上养老年金险提供的帮助,子女在养老这方面的问题也就可以少操心一些。

之前也有类似的产品,据说非常划算,而且有不错的收益,而国寿鑫吉宝年金险就是这款产品。

今天学姐会带领着大家来进行详细测评,来看看这款鑫吉宝是否有这些优点值得可信。

在这之前,请仔细了解这份年金险防坑指南:

一、鑫吉宝年金险怎么样?

在进行深度测评之前,先来看看鑫吉宝年金险的基础形态图:

如图所示,鑫吉宝年金险承保出生满30天-75周岁人群,可选择保10/15/20年。

鑫吉宝年金险有3种年金给付方式:特别关爱金、年金跟身故保险金,还可搭配保底利率在2.5%的万能账户。

鑫吉宝年金险的产品形态为年金险+万能账户的形式,收益来自于年金返还以及万能账户的预期收益。

这般鑫吉宝年金险怎样做到返钱呢?学姐以下的示例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

假设老李今年30周岁,选择投保鑫吉宝年金险,并搭配万能账户,保障期间选择10年,交费期间为3年,每年投入10万元,累计投入30万元,基本保额为58300元。

这就是说老李的保障权益如下所示:

>>固定领取

1、特别生存保险金

在老李35岁时,可领取年交保费的60%作为特别生存保险金,也就是领取6万元。

2、年金

老李在36岁到40岁这个阶段里,每年可领取100%基本保额的年金,即每年领取58300元,合计领取291500元。

综上,老李购买的保险要付出30万元保费,最后全部拿到手的钱唯有35万左右,10年才收益了5万,这个收益率真的有点低了!

现在市面上高收益的年金险有很多,若然需要高收益的话这款鑫吉宝年金险万万是不适合的。

假设想选择收益更好的年金险,不妨来参考下这篇文章:

>>万能账户

老李要是不去提取特别生存金和年金,万能账户里产生二次复利的就是这笔收益,万能账户的保底利率此时是2.5%。

万能账户保底利率2.5%怎么理解?当前市场上年金险万能账户的最低利率一般来说是3%,鑫吉宝年金险的万能账户跟它比就差远了。

可别以为只差了0.5%,利滚利下来,鑫吉宝年金险收益就远不如其他年金险收益!

万能账户,说白了就是万能险里面的现金价值的账户,关于万能险了解不多的朋友,请浏览一下下面这篇文章:

>>身故保障

假设老李在保期内不幸身故,那么将按老李身故时已交保费-已领取的返还金之差和身故时现金价值较大值赔付。

事实上鑫吉宝年金险的身故保险金规划的不合理,许多年金险对于身故的保障,都是直接把自己交的保费和现金的价值的最大者进行赔付。

而鑫吉宝年金险却需要将已交保费减去已领取的年金之差,然后通过和现价比大小的方式决定赔偿,导致消费者拿不到最好的赔付了。

测试评价完鑫吉宝年金险后,紧接着学姐就跟大家去聊一聊,年金险这样类型的产品,到底适合什么样的人群买。

二、年金险适合哪些人购买?

1、做好基础保障的人群

学姐经常跟大家伙儿说“先保障,后理财”,只有基础的保障做好了,才有底气去理财,是不?

在做好基础保障之后仍有闲余资金,想要利用储蓄方面的钱来赚得更多的佣金的朋友们,购买年金险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2、短期内不用到闲置资金的人群

年金险是属于长期投资的,短时间内看没有收益也不能回本。

对于一般人而言,我们最好是用那些闲置的,并且在短时间内不会用到的资金进行购买年金险。

要是因为某种急事要退保而用这笔资金的话,那么这份年金险买得就没有意义了。

3、有强制储蓄需求的人群

年金险显实际上就是一种将钱强制的储存起来,利率方面十分稳定,不受任何影响,所以年金险产品是那些需要有人强制自己储蓄的人群的好选择。

其实有理财需求的人群除了买年金险,还可以尝试其他方式,可以考虑买那种“半保障半理财”增值保额,保终身的寿险。一边给予自己一份保障,一边给自己理财,为何不买呐?

倘如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增额终身寿险的伙计,传送门已经准备好了:

总结:这款鑫吉宝年金险的回报率很普通,万能账户,实际上低保利率也不高,而且不值得朋友们买。

以上就是我对 "保险鑫吉宝生存金领取"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