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非标准体被加费要怎么配置重疾险

提问: 吸烟吐寂寞 分类:非标体被加费了怎么买重疾险

优质回答

学霸说保险-凯文

学姐给大家说一个案例,大家就会知道了!

一位32岁的男性,B27阳性,后来复查,已经是转阴了的情况,另外,身体存在喉咙乳头状瘤,不但完成手术切除,就连后续的病理报告也呈良性。

在之后投保重疾险的过程中,依旧被三家公司拒绝投保,当中包括两家除开,还有一家要加费。但这位先生并不接受该项结果,于是就尝试了投保凡尔赛1号,居然就以标体被承保了。

通过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凡尔赛的核保并不是很严格!

另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着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那就是高血压,买到适合的重疾险也是有阻碍的。然而,被称为核保宽松界的王者—凡尔赛1号,对于高血压的核保仍旧拥有低门槛!

讲述到这,对于凡尔赛1号好奇的话,可以来看看学姐写的这篇文章哦:

一、高血压患者能买凡尔赛1号重疾险吗?会被拒保吗?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90–95%左右的病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主要推动着中风、心肌梗塞(心梗)、心衰竭、动脉瘤及外周动脉疾病等重症的发生,而且也是出现慢性肾病的原因之一,即使只是轻度的动脉血压升高也可能会缩短寿命。

而上文所说的种种原因都是能够提高重疾险出险概率的一些主要原因,这种风险保险公司自然是不情愿承担。所以,这才会导致高血压患者难以找到合适自己的重疾险。

实情就是这样,那凡尔赛1号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合适吗?同学姐一起来观看一下:

符合这三点要求的高血压患者才可以投保:

(1)无糖尿病、心电图异常、尿蛋白阳性和心脏彩超检查异常。(2)每天只需要服用一种降压药。(3)日常血压数值(高压、低压)均控制在130/80及以下。同时符合以上三种情况,才可以正常承保。

而且,同时符合(1)和(2)的情况下,日常血压数值(高压、低压)均控制在145/90及以下、155/95及以下、160/100及以下和165/105及以下,可加费承保。

以是,我负责任的告诉大家,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投保凡尔赛一号重疾险这一款产品,而且,别家保险公司拒保的,凡尔赛1号可以加费承保!

并且学姐对于带病投保这问题来说,是非常有心得的。那大家想不想知道究竟怎么样才能带病投保呢?这下方的链接,快快行动收藏住吧:

二、凡尔赛1号重疾险核保宽松吗?保障内容如何?

学姐废话少说,请大家直接看图:

观看完产品后,我给各位阐述一下:

1.65岁前赔付比例高

保险条款里做出了确切说明,在被保人60周岁后,能够得到赔偿180%的保额,60-64周岁会得到130%的保额赔偿。

按照国家政策,我国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模式,避免退休之后,经济压力猛然上升的这种情况发生,60岁后的保险保障是很关键的。

而且,60-64周岁在高发疾病的范围内,市面大多数的保险公司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是不涵盖额外理赔保障的,因为这会使保险公司的风险成本增加,有可能令保险公司赔钱。

但是,凡尔赛1号却提供了重疾额外赔付。这样就能为年龄大却还是要赚钱养家的人提供一份保障了,这一份30%额外赔付的设置可谓杰出!

2. 轻中症累计赔付5次

凡尔赛1号对于中症与轻症提供了共享5次的保障。但如今市场上的大部分重疾险,轻中症通常都是不在一起计算赔偿次数的,有可能是中症只赔付2次,也有可能是轻症只赔付3次。

但是,凡尔赛1号重疾险则将轻中症两者累计起来五次,也就意味着,轻症是可以单独赔付5次的,也可以对轻症进行单独赔付5次,也可累计两者一起赔付5次。

浏览到这,或许大家就想知道,保障的轻症数量是真的越多越值得购买吗?认真想了想后,学姐觉得不是这样的:

3. 恶性肿瘤三次赔

凡尔赛1号重疾险保障非常1全面,它可选恶性肿瘤保障,且最高可以赔付3次。在这里,学姐不强调治疗癌症的费用,大家肯定是了解的。高昂的治疗费用让多少家庭望尘莫及,甚至是选择放弃治疗。

在市面上,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大多数重疾险产品只能提供恶性肿瘤二次赔,而凡尔赛1号却有自己的坚持,提供了三次赔,在这一方面比同类型产品多赔一次,可谓是非常的优秀啊!

学姐在这里给凡尔赛1号点赞!

三、学姐建议

从各方面综合来看,凡尔赛1号重疾险的核保还是很宽容的!保障很是全面,不仅包含了前症保障,对于重疾来说,还给出了比较高的赔付比例。

凡尔赛1号各方面的都不错,所以比较推荐。

市面上优秀的重疾险有很多的还是,不止凡尔赛1号这一款,我都整合在一块了,下方链接自取哦:

以上就是我对 "非标准体被加费要怎么配置重疾险"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