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华贵人寿鑫爱e家寿险的条款怎么样

提问: Narrator讲述者 分类: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每年交多少收益大概多少

优质回答

学霸说保险-永诚

关于互联网保险管理新规,中国银保监会在10月22日就印发了一则。

新规明确指出,“减保”功能方面,增额终身寿险是要取消的,那么在之后下架不少增额寿险将会成为热潮,12月31号是最晚的停售时间。

消息一出,来咨询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的朋友接二连三,这款产品值不值得买?大约有多少收益?

那么,学姐就趁着现在这个热劲,给大家扒拉一下这款产品吧!

对增额终身寿险不了解的朋友,不妨先看看下面的这一篇文章做一下功课:

一、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保障内容揭秘!

以产品条款为基础,这里有一份学姐整理好的简洁的产品保障图,一起来看看:

经过学姐分析,发现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存在的出彩之处可真不少,下面就来和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1、投保门槛低

保障图很明显地向我们表明,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的健康告知只有4条,免责条款仅5条。

一般问卷调查就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的,这也是保险公司检测被保人风险程度的一种方法。

健康告知越多的话,那就是投保门槛越高,假设健康方面,被保人不是很理想,是很有可能被被保险公司拒保的。

然而免责条款所指的就是保险合同规定的不予保障的部分,保障责任简单的险种,例如寿险之类的,对于被保人来说,免责条款越少越有利,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加宽了保障范围。

关于免责条款的详细内容,学姐之前写过一篇详细的科普文,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获取:

因此,针对这两点,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的设置还是非常好的,对被保人是很不错的。

除了以上这些方面,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的职业限制也非常宽松,可以让1-6类人群投保,包括军人、警察在内,都可以投保!

2、缴费期限灵活

鑫爱e家这一终身寿险对于缴费期限有提供多种选择,趸交或是3/5/10/15/20年交。

趸交就是常说的保险专业术语,也许很多理财经验为0的小伙伴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换言之就是一次性把保费缴清,这种缴费期限对那些收入高、收入不稳定的人群来说很合适。

分期(年)付款也是所谓的年交,固定的保费每年交一次,会更有利于收入稳定的人选择。

缴费期限的多种多样,因此被保人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产品的灵活性也被提高了。

3、功能灵活

与其他理财险比较,增额终身寿险的最大亮点是其灵活性极其高,所以什么地方能体现其灵活性呢?不用说就知道是它的“减保”功能。

减保,即所有的缴费都完成后,允许投保人采取减保取现的方式,获得一笔钱,这笔资金就能在婚嫁、养老、育儿等领域灵活运用。

除去减保功能之后,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同时还包含了减额交清和保单借款等功能。

减额交清的意思是保单生效满两年且在缴费期间内,投保人可以递交申请,申请减额交清保费,减额后不需要继续缴纳保费,能够保持合同继续有效。

想要用保单贷款的话,可以在保单生效后,如投保人急需用资金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吗,以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就可以了。

投保人可以申请保单借款,最高可借到保单现金价值的80%数额,期限一般低于6个月,以此解决投保人的短期资金周转问题。

4、收益高

增额寿险寿险的收益是和保单现金价值关联在一起的,而现金价值指的就是退保时可以得到的金额。

所以学姐就以30岁小陈的例子来说,最后的决定是趸交50万元,一起来剖析剖析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有什么样的收益:

可以看到,如果小陈年满34,其实就是保单第4年,保单现金价值已经达到了51.5万元,这时已经超过了已交保费,回本速度极快!

等到小陈60岁时,现金价值的数额已经达到125.6万元了,一下翻了2.5倍!此时小陈可以利用“减保”功能,从资金里提取一部分用来使养老生活变的更好,选择退保也是可以的,那么就能享受125.6万元。

如果小陈不退保,直到他70岁那年,将能够实现176.9万元的保单现金价值,翻了3.5倍之多!收益额是非常多的!

二、学姐总结

综合来说,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让人眼前一亮的点有很多,并且具有较高的收益,如果大家近期有投保增额终身寿险的想法,不如考虑一下去购买这款产品。

最后提醒各位小伙伴一句,从新颁布的保险新规中得知,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预计不超过2021年12月31日就会下架,如果有朋友想要投保,可得赶快下手呀!

而我另外还收集了5款收益不错的增额终身寿险,这些产品也同样会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停止出售,不如赶紧瞧瞧这些产品,别等到产品下架了才产生后悔的感觉:

以上就是我对 "华贵人寿鑫爱e家寿险的条款怎么样"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