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拥的巴士
分类:中国人保和瑞泰人寿的重疾险哪个好
优质回答
学姐之前看过央视的生活圈这档栏目,在栏目中,看到了一条这样的消息:将近100万的医疗费,自费约42万。
自费费用都已经这么高了,还会有人觉得只要有社保就不需要商业保险了吗?住院押金、手术中的自费器材、ICU花费、患病后的收入损失、社保清单中名录以外的药品,以上费用都在社保报销范围之外。
社保可以算是基本保障,让我们的基本生活可以无忧。而商保强大、独特的保障功能和资产保全功能是其他任何金融工具不可替代的。
所以,当各位小伙伴准备投保重疾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选择,今天我们就把中国人保和瑞泰人寿当做例子,让大家明白怎么样去正确分辨一款重疾险的好坏?
开始之前,倘若有小伙伴判断不了一家公司是不是优秀,且受到时间限制的话,学姐写的这篇文章可以瞧一瞧,保证能实实在在的帮到你:
《当我们在看保险公司的时候,究竟要看啥?》weixin.qq.275.com
一、中国人保和瑞泰人寿相比,谁会更胜一筹呢?
1.公司背景
中国人保是一家综合性保险金融公司,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并在中国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曾在《2020胡润品牌榜》中,以310亿元人民币品牌价值排名第64。
2021年5月,《2021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发布,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243名。
再来看一下瑞泰人寿,瑞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是第一家总部设在北京的合资寿险公司,注册资本18.71亿元。
瑞泰人寿的投资方为国家能源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和南非耆卫集团耆卫人寿保险(南非)有限公司。
目前,公司以经代、银保、团险、网销、直销为主要业务渠道,拥有上海、江苏、广东、浙江、湖北、重庆及陕西7家分公司及4家其他分支机构。
2.偿付能力
银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有规则限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和风险综合评级≥B级。
偿付能力想要达标,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三个要求。
从最近得到的数据来看,中国人保和瑞泰人寿都远远地在银保监会所规定的及格线之上,这说明这两家公司都是值得被信赖的。
差别在于中国人保的经济实力显然要比瑞泰人寿强,瑞泰人寿的各方面数据也比它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通过我的一番介绍,如果有小伙伴对于中国人保感兴趣的话,下面的这个链接可以点进去多多了解一下:
《中国人保实力怎么样?旗下这款神仙产品,竟然还有瑕疵……》weixin.qq.275.com
二、中国人保和瑞泰人寿重疾险产品大起底!
我们删繁就简 ,直接看图:
看过了对比图过后,学姐与小伙伴们一同对其做一个深入的分析。
1.投保条件
瑞康重疾险的类型是典型的定期重疾险,选择保30年和保至70岁或100岁不等都没问题的。对于保障期限,瑞康重疾险具有比健康相伴B款重疾险更大的选择空间。
可是对于缴费期限方面的设置,健康相伴B款有最长30年的设定,因此成为了更多用户的选择,学姐为什么如此评价呢?
因为杠杆作用非常适合这种长期缴费,只有在这种30年缴费的方式中才能发挥出它该有的作用,并且,还能在缴费这方面帮助投保人减轻一些压力,加大引发豁免条款的几率。
缴费的时间越长,对被保人的益处越多。如果一次缴纳太多的保费,会导致我们手头资金空缺,在这期间,我们丧失了很多资金的机会成本。
所以,分30年缴费对那些经济实力很差的朋友来说缴费压力小。
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分30年缴费,想了解什么样的缴费期限跟自己匹配呢?看完这篇文章,各位就懂得了:
《缴费年限怎么选才不会亏?》weixin.qq.275.com
2.基础保障
从对比图中相信大家可以明白,健康相伴B款是一款基础保障配备齐全的重疾险,它的明显优势就是包含了轻症保障,中症保障和重症保障。但是公认很重要的中症保障,在瑞康重疾险中是没有的。
中症比重症的严重程度轻一些,比轻症重一些。并且中症疾病是在重疾的前一个阶段,假设患者在中症阶段就恢复了健康,不止可以使病患在病痛的毒爪下早日逃离,还能让患者更快拥有健康的身体,这难道不是把两个方面都兼顾到了吗?
因此,在这个方面,瑞康重疾险做的无法与健康相伴B款重疾险相比。
三、学姐建议
言而总之,瑞泰人寿在实力方面的优势不如中国人保,如果只以产品为评价标准,保障内容都很一般,基本找不到比较有竞争力的优势,投保的性价比不高。
倘若各位朋友想找一些评价比较好的重疾险进行投保,那可真是找对人了,学姐有一个相关的表格,各位就来和学姐共同分析吧:
《十大值得买的热门重疾险大盘点!》weixin.qq.275.com
以上就是我对 "中国人保比较瑞泰人寿的重疾险哪个实力强"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上一篇: 信美人寿天天向上年金险如何 购买 地址
下一篇: 恒大人寿万年禧年金险是什么公司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