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Alone
分类:中国平安和瑞泰人寿对比怎么样
优质回答
消费者们对产品的概念判断是非常的简单,那就是看公司的大小来决定。在保险行业,也一样存在这样的品牌效应。
中国平安属于家喻户晓的大保险公司。相比之下,群众的眼中瑞泰人寿是比较陌生的。
中国平安这种大公司,还是瑞泰人寿小公司,它们的保险有什么不一样呢?看完这篇文章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大小保险公司的产品有什么区别?99%的人不知道》weixin.qq.275.com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PK台上的中国平安和瑞泰人寿,到底什么战况!
一、中国平安pk瑞泰人寿,差距在哪?
>>背景对比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直至今日,中国平安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2020年,中国平安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21名,较2019年的29名跃升8名。
瑞泰人寿
瑞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是第一家总部设在北京的合资寿险公司,注册资本18.71亿元。公司成立之初,借助外方股东的专业经验,成为国内保险业一家“专注于投连险”的保险公司,并一举在业内确立了瑞泰人寿“高端、专业”的品牌形象。
>>偿付能力对比
偿付能力也就是保险公司赔偿支付能力来说的,基本上可以从这看出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经济实力。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瑞泰人寿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比较如下:
银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才能达到正常经营标准。
很明显,中国平安和瑞泰人寿两家公司都远远高过标准,这就可以说明这两家公司一直处于长期的经营状态。不过,中国平安的偿付能力做的确实比瑞泰人寿好。
总结——依据对照咱们能知晓,中国平安及瑞泰人寿二者相差还有一段距离。不论是背景与赔偿能力上,中国平安都显然更厉害。
所以,中国平安的保险产品就更好吗?可别着急,接下来给各位瞅瞅学姐我整理出来的平安的产品情况:
《平安人寿怎么样,有哪些产品,哪个好,有哪些坑套路,深度分析》weixin.qq.275.com
下面,我们就一块瞧瞧所谓小公司——瑞泰人寿的爆款如何!
二、“小公司”的保险产品怎么样?
此款乐享安康2021重疾险保险产品,是瑞泰人寿2021年很火爆的产品,大伙就共同来寻找寻找这款产品的特质。
不说这么多了,我们先浏览一下产品保障图吧:
1、投保年龄范围广
这款乐享安康2021重疾险产品的可购险年龄在30天-65周岁之内,比起绝大多数的重疾险55周岁的投保年纪约束,这一款乐享安康2021的购保年龄要求限制性不大。
这也给那些年纪大且有想法买入重疾险的老人人群多了点选择。
要注意的是,年纪太大的老人即使能买到重疾险,真心划不来。
要是你没有很充足的预算的话,学姐还是不太建议购买重疾险的。像防癌险就可以很好地代替重疾险为中老年人群体提供高发疾病保障:
《防癌险是什么,怎么买,哪个好,全面分析,对比测评》weixin.qq.275.com
2、基础保障全面
保险公司推出的这款乐享安康2021重疾险的基本保障涵盖:重疾+中症+轻症。
在重疾保障上,绝大多数重疾险做得比较好了,可比性不强。所以学姐特意关注了乐享安康2021的轻中症保障:
中症赔付2次,赔付比例为60%,在市面上还是算不错的;轻症赔付3次,赔付比例30%,是一款达到重疾新规最高比例的产品。
轻症和重症患病的可能性比较大,多次赔也比较实用,乐享安康2021年还是挺不错的。
可是有的重疾险推出了更加先进的保障:前症保障,理赔的门槛特别低。比如现在的热门产品康惠保旗舰版2.0,有兴趣的可以戳这里:
《康惠保旗舰版2.0重磅来袭!重疾新规下的它还香吗?》weixin.qq.275.com
3、可选责任实用性强
乐享安康2021的可选责任包括重度恶性肿瘤二次赔和心脑血管二次赔,这两个疾病的复发率都比较高。
比如癌症,就算是治愈了在5年内也很有可能会复发,乐享安康2021的间隔期会定为三年,也是比较合理的,设置的乐享安康2021的可选责任适用性比较强。
总结:
综合来看,瑞泰人寿的这款乐享安康2021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无论是保障还是赔付的方面与其他同类型的产品对比的时候,都有很大的优势!与同类型的热门产品进行对比一下,你就清楚了:
《十大值得买的热门重疾险大盘点!》weixin.qq.275.com
事实上,保险行业非常特殊,而且小公司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那一种。因为保险公司具备成立要求高和对经营的严格两个条件,国家对于每份卖出的保险都会用法律来保护它。
以后再买保险,更应该注重的是产品本身的保障如何,而不是只看保险公司!
以上就是我对 "中国平安和瑞泰人寿哪家的保险更应该买"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