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凉生初夏
分类:社保断缴二
优质回答
很多人说,现在的90后跳槽频率很高,他们说的确实是事实。
95后与90后在领英发布的数据上显示出完全不同,前者在第一份工作的在职时间平均只有7个月,而后者有19个月。与90后高跳槽频率相对的,是他们对社保的低认知。最近朋友妹妹裸辞了,准备休息一年散散心。学姐随口提醒了一下,说社保自己去交贵很多。出乎意外的是,她并不当回事地回答我说「为什么要自己交?断了又什么,有工作了再交呗」我……
现在的年轻人简直不注重细节。完全意识不到社保断缴之后的影响有多大。学姐今天就想要给好年轻人好好说道说道,我们中途对于社保做出了断缴的行为,这样会对我们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的处理换工作后的社保问题呢?什么是社保?社保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险",它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每个地区的五险缴纳额度规定都不相同,由单位和员工个人都需要承担一部分,单位的从单位银行账户扣除,员工部分从员工工资中扣除。不管在哪里个人缴费的比例都要比企业缴费的比例低。公司为员工缴纳的比例为:16%+10%+0.8%+0.8%+0.8%=28.4%员工个人缴纳比例为:8%+2%+0.2%=10.2%假如你的工资是每月6000元,每月社保账户就有2316元,其中近7成是公司为你承担的。
所以,该为交社保费而感到心疼的是公司,而不是我们。
在了解完缴费比例的问题后,有人就会问这样的问题,我的工资一千一个月和别人好几万一个月的工资相比差距岂不是很大?
是的。所以为了不让差距这么大,每个地区都会发布「社会保险最低/最高缴纳基数」。
以2020年广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
最低缴纳基数为本市现行最低工资标准2100元;
最高缴纳基数为本市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即30876元。
如果你一个月工资只有一千,那么你也必须遵循最低缴纳基数交职工养老保险。也就是公司帮你交2100元*16%=336元;自己交2100元*8%=168元。
同理,如果一个月的工资是好几万这样的数字,就要以最高标准算。
假如你的工资正好不高不低,刚刚好在缴费基数的中间,那你的社保缴费基数就相当于你的实际工资。
员工的基础工资被定为最低缴费基数,这个做法许多公司都会,剩下的钱以补贴、保密费、各种神奇的名义发放给你,就是为了少交点钱。
小伙伴们,其实这样子才亏,不要以为到手钱多了就不亏。
大家应该要明白这笔少交的钱本来就应该是为你们交社保统筹基金的。这笔钱在很多地方都能用上,比如生病、买车租房。
社保断缴的危害?
医疗保险断缴我们都是普通人,有小病小痛都很常见。医疗保险给看病人群提供很大的帮助,所以断交造成很大的影响。
无法报销医药费医保断缴后,第二个月开始将不允许报销看病时的费用了。
但是医保卡里的个人账户余额仍旧可以使用,不会因为断缴受影响而清零。
然后,只要你的医保累计缴费年限符合当地规定最低缴费年限的要求,在退休后无需继续缴费,也能享受和职工相同的医疗保险报销待遇。
如果中间经常出现断缴的情况,在退休前,累计的缴费时间就会不够。
这样退休之后,就不能免费享受医保报销。
报销上限会降低通常来说,医保连续缴费的年限越长,每年能报销的费用就越多。好比你连续交半年,每年拥有50万报销上限,刚交了两三个月,只有10万额度。不过中途有断缴3个月以上情况出现,那么你的连续缴费时长就会重新开始算起。
买房买车、积分入户要是考虑定居在某个城市,那么老生长谈的问题就是买车买房。与买车买房摇号相关联的,则是社保缴纳期限。就像上海,如果你不是上海户籍,就需要连续缴满5年的社保,这才有资格在上海买车摇号和买房。在北上广深等其他地方,像这样的规定也有。如果断交的话缴纳时长就要被重新计算。
买商业保险保费会上涨有医保,部分商业保险不会像原来那么贵。市面上的百万医疗险可以用有医保和没有医保来区分成两种,第一种是适合有医保的人购买,价格比较便宜,还有另一种适合没有医保的人,但是价格上会比较高。数据表明有缴纳医保和没有医保,报销比例是不一样的。总体来说,医保断缴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大家尽量不要断。
公积金断缴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帮助大家共同买房的存款基金叫公积金。
你可以理解为公众共同拿出一部分钱来积存作为储蓄金,让大家买房的时候可以申请到便宜的房贷。住房公积金贷款,基本上是我们这辈子能够借到的最便宜的贷款了,它的利率与商业住房贷款的利率比约为7:10。但是买房想要申请公积金贷款,一般要求有连续缴纳公积金的记录,每个城市的具体要求不是很一样。假如你在中途的时候断交公积金的话,就没办法申请了。
养老保险断缴据养老保险的规定,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是需要年限累计够15年。
养老保险就是依据“多缴多得”的原则,想要退休时拿到更多的养老金的话就需要选择缴费年限更久,缴费基数越高的养老保险,要是中间断缴,后续的待遇也会有变化。如果到退休时没缴够15年社保,可以选择延长缴费至15年、转为居民养老保险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余额。三种选择优先顺序为:延长缴费至15年>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次性领取个人余额社保属于基础投资,从回报率来说,第一种选择无疑是回报率最高的,领取到的养老金也是最多的。然而第三种选择,是一次折本的投资。如果选择一次性领取个人余额,那之前工作单位给你购买的养老保险部分(占大头)就白白上交给国家了哦。
生育保险断缴生育保险是夫妻两人中只要满足其中一个连续缴纳满某个期限,在妻子分娩或是计划生育手术一年内,会报销生育医疗费用。通常包括产前产后检查、顺产或者剖腹产费用等,可以报销大部分的费用,还提供相应补贴。多半的城市,对上述福利是有要求的,在生孩子之前,要连续缴纳9个月,或者累计交满一年。倘若中途断交,做不到该地的要求,报销也就无法申请了。所以一直强调怀孕期间不要冲动辞职。实在不行生完孩子报销完再提辞职呀。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断缴失业保险,看名字就知道是保障失业风险的,领取需要达到三个条件:
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累计满一年的;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而工伤保险是有条件限制的,它只能保障在工作期间(包括上下班途中),因为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等导致员工暂时或者长久性失去劳动能力,甚至不幸失去了生命,都可以向工伤保险申请补偿。要是你在公司工作,这两项保障是没有可能断交的。要是你辞职了,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也就没什么大用处了。所以断交影响比较小。
辞职后社保该怎么处理?
裸辞或自由职业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像我朋友妹妹这样的年轻人,一时裸辞一时爽,一直裸辞一直爽,对社保的问题根本就不上心。
这是要不得的,社保作为国家给我们的福利,不要错过薅社会主义社会羊毛的机会。倘若你有当地户口,裸辞后可以自行到达社保局缴纳居民医疗和居民养老保险。或者以无固定工作的身份去缴纳职工医保和养老保险,俗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退休后的待遇和正常员工保持一致,然而需要自己来承受“单位+个人”的所有缴费。
假使你不是当地户口,不允许自己交社保的(也有个别地方例外),可以让熟人公司或者社保代缴机构来援助你。这仍然需要自己来支付“单位+个人”的所有缴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找代缴机构的话,因为没有真实的劳务关系。存在一定的风险,选择过程中要认真分辨。
换省市工作假使你对北上广深感到厌倦,想要回到三四线老家工作,那就需要办社保迁移了。大概流程如下:登录社保局官网,提交转出申请;
申请通过后,去社保局打印《参保缴费凭证》;
把《参保缴费凭证》交给新单位,办理转入。
迁移成功后,之前缴纳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年限就可以共计计算了。不过不同的城市办理流程和所需资料也略有差异,大家可以拨打社区热线:12333详细了解。
同城市跳槽
若是还是在相同的城市工作,那么只要在新单位把社保衔接上就可以了。
要做到无缝对接,最好交完当月社保后离职,在下个社保缴费日进入新单位。
常见问题解答
最后这一环节,答复一下近来读者问的比较多的问题。倘若你还有其他个例问题,可以来留言区留下问题~
如何查询自己的社保情况可以登录自己所在市的社会保障局网站查询或者是拨打统一社保咨询电话12333询问。
而且,还能从支付宝城市服务以及地方城市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
满足失业金领取条件,可以领多少钱?领多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有以下规定:
缴费1~5年,最长领12个月;缴费5~10年,最长领18个月;缴费10年以上,最长领24个月。每月领取的失业金,各个地方都不一样,通常在失业保险关系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到90%。辞职出国工作,社保如何处理?只要缴纳满15年,不管是提取个人部分还是因故停止缴纳后来继续缴纳,都可以拿到统筹退休金。
公积金只能选择两个方式:本地户籍,可以去社保局将单位缴纳社保改为个人缴纳,但是住房公积金可全额提取或封存。非本地户籍或者本地户籍就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考虑不继续缴纳,然后公积金就从有变无了。单位不交公积金,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有一个公积金中心稽核部门可以申诉,劳动争议范畴里没有公积金。
同时缴纳了职工社保和新农保,退休时可以同时享受吗?中国目前的社保体系分两个:一是职工保,一是居民保。居民保包括新农保在内。两者同时缴纳不能同时享用,退休时可做合并。
值得一提的是,和居民社保相比,职工社保的退休及其他保障要多很多。
想要充分了解社保知识,光看这篇文章可不够!如果你依旧对社保知识存在疑惑,可以找学姐进行详细咨询-关注【学霸说保险】公众号 ,里面有全网最全的社保类知识,帮助你充分利用社保福利,省一大笔钱!
以上就是我对 "企业允许断缴社保吗"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上一篇: 可以帮刚满2周岁女孩上的健康险推荐
下一篇: 中韩人寿臻爱保2021理赔快速吗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