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华贵人寿鑫爱e家利益表

提问: 蹉跎够了 分类: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每年交多少收益大概多少

优质回答

学霸说保险-凯文

10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一则新规,关于互联网保险管理新规。

新规里面都有明确说明,增额终身寿险对于“减保”功能都要取消,针对增额寿险的下架,将会迎来下架热潮,12月31号是最晚的停售时间。

消息出来以后,来咨询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络绎不绝,这款产品值不值得买?大约有多少收益?

那么,接下来学姐就趁着这个热劲,跟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这款产品吧!

一些对增额终身寿险不是很懂的朋友,这里有一篇文章,可以先看看做做功课:

一、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保障内容揭秘!

通过产品条款,这里有一份学姐整理好的简洁的产品保障图,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过学姐分析,发现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存在很多出彩之处,接下来,大家听我详细分析,

1、投保门槛低

通过保障图我们能看到,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的健康告知只有4条,免责条款仅5条。

一般问卷调查是进行健康告知的形式,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也能了解到被保人的风险程度。

健康告知越多,意味着投保门槛越高,假设健康方面,被保人不是很理想,在投保方面,很可能被保险公司拒绝。

其实免责条款代表的就是保险合同中不会给予保障的部分,像寿险这种保障责任简单的险种,对于他们来说,免责条款越少越利于被保人,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加大了保障范围。

免责条款的介绍,学姐很早以前就写了一篇科普文,有兴趣的朋友直接点击下方就能获取:

因而,在这两个方面,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的设置还是非常好的,对被保人是很不错的。

还有一点,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对于职业没有多大的限制,可以让1-6类人群投保,包括军人、警察在内,都可以投保!

2、缴费期限灵活

对于鑫爱e家终身寿险,该寿险是提供了多种缴费期限了的,趸交、3/5/10/15/20年交。

趸交——保险专业术语,也许不少刚接触保险的朋友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换个方式理解就是一次性缴清所有保费,有着高收入且收入不稳定的人就可以选择这种缴费期限。

分期(年)付款也是所谓的年交,一笔固定的保费每年缴纳一次,收入稳定的人选择它更加适宜。

缴费期限的多种多样,对被保人来说选择性会更高,同时产品的灵活性也有所升高。

3、功能灵活

相比于其他理财险,增额终身寿险最大的亮点就是具有高灵活性,而其灵活性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提现在它的“减保”功能。

减保,即在完成所有交费之后,投保人可以进行减保取现操作,而获得大量资金,这笔资金就能灵活用于婚嫁、养老、育儿等。

不仅仅是减保功能,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同时还包含了减额交清和保单借款等功能。

概括的说,减额交清就是说保单已经生效满两年同时在缴费期间之内,投保人是可以申请减额交清保费的,减额成功之后保费就不需要再继续缴纳了,合同依然继续有效。

保单贷款,保单生效后,如投保人用钱比较紧急,或者说有其他特殊情况,可以以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

投保人能够提交保单借款的申请,可借款的最高额度是保单现金价值的80%,最长期限比6个月低,如此一来投保人的短期资金周转问题就解决了。

4、收益高

增额寿险寿险的收益是会受到保单现金价值的影响的,而现金价值就是退保时能够得到的金额。

所以学姐就以30岁小陈的例子来说,采取的是趸交50万元的方式,把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的收益情况一起研究一下:

很明显,若是小陈年龄达到34岁,其实就是保单第4年,保单现金价值早就到了51.5万元,此时已经在已交保费只上了,回本速度快的难以想象!

在小陈60岁的时候,可获得的现金价值高达125.6万元,在原有基础上翻了2.5倍!到了这个时候,小陈便可利用“减保”功能,从资金里提取一部分用来使养老生活变的更好,选择退保也是可以的,那样可马上得到125.6万元。

假设小陈一直参保,直到他70岁那年,将能够实现176.9万元的保单现金价值,达到了3.5倍!收益回报是非常高的!

二、学姐总结

全方面来看,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有许多值得注意的优点,并且收益也很高,要是大家近期相对增额终身寿险进行投保,不如考虑一下去购买这款产品。

最后给各位小伙伴一个建议,从最新的保险新规可以看出,华贵鑫爱e家终身寿险最迟将在2021年12月31号这天之前就会下架,想要投保的朋友要抓紧时间哦!

此外,我也找了其他5款高收益增额终身寿险,这些产品也同样会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停止出售,不如去看看具体情况,别等到产品下架了才感到惋惜:

以上就是我对 "华贵人寿鑫爱e家利益表"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