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Welcome to 小秋阳说保险!
小秋阳说保险
服务热线

400-1888-810

三十六岁买重大疾病保险要注意哪些问题

提问: 所谓的爱 分类:36岁买30万保额重疾险够吗

优质回答

学霸说保险-洁雯

就最近几天,暴雨导致河南灾害严重,郑州这三天雨量很大,暴雨真的很少遇见,洪涝灾害,响应级别最高,I级别。

关于河南暴雨事件,学姐也看了报道,河南这个雨势,雨量,可以说就是个洪灾。依靠人力,是无法改变中自然灾害的,只有购买保险能够让我们有效地规避风险。

说到保险,我们不得不提重疾险。甭说是热度还是销量,被人们称为“商保四巨头”的重疾险都有突出优势。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36岁人群购买重疾险,保额是如何挑选的,再给36岁群体引荐一款非常好的重疾险。

36岁人群可以不用心急如焚的挑选重疾险,学姐专门为大家总结了一份防坑秘籍:

一、36岁买30万保额重疾险够吗-18保额30万够吗?

学姐先给出结论,36岁人群挑选重疾险,保额30万肯定是不够的,最少也要70万的保额才够用。

为什么呢?看下文就了解了。

到了36岁,如果你想买重疾险,如何挑选保额就要从以下这三个方面着手。

1、重疾治疗费用

在国内一场重疾的治疗费用是很庞大的。

拿白血病来说,在医治过程中患者需要承担20-50万不等的医疗费用。

重疾险的保额假设可以做到覆盖医疗费用的话,那么这份重疾险买得才有意义。

所以学姐建议,36岁人群买重疾险时,他们治疗重疾的费用最少需要30万。

2、康复费用支出

从一场重疾中康复过来时间是很长的。

用来恢复身体机能的费用支出是在重疾术后十分必要的支出,甚至还得根据医生建议的定期去医院检查,这些费用加在一起是一笔大开销。

也就是说36岁买重疾险时保额要充足,最少要留出来20万作为后期相关费用的支出。

3、收入损失补偿

一旦非常不幸呀地罹患重疾,那治疗过程和康复过程所花费的时间都非常长,这样也就导致,大家没有了收入来源,能用重疾险的保额进行弥补。

如果36岁人群要入手重疾险,那么选择重疾险保额时,预留一份作为收入损失的补偿也很有必要,金额大概在20万左右。

汇总前面的观点,最起码70万的保额,才可以适合36岁人群购买,就10万的重疾险保额,根本无法抵御风险。

其实选择重疾险保额高低时,是有规律的,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36岁人群若是有异议的话,请移步到这查阅相关的资料:

那么,到底有哪些优质的重疾险可供36岁人群选择?学姐给你们慢慢说道说道~

二、适合36岁人群的重疾险,学姐推荐这一款!

目前重疾险产品有许多,学姐依照具体保障内容和性价比,安排了一款出色的产品来安利给三十六岁人群,这款产品就是如意金葫芦初现版。

老规矩,大家先一起来瞧一瞧如意金葫芦初现版的精华图:

废话不多讲,学姐直接讲优点!

1、等待期短

如意金葫芦初现版的等待时期只要九十天,是当下最棒水准,对36岁人群来讲,是十分棒的。

相较目前某些等待期在一百八天的产品,如意金葫芦初现版尽早地让36岁人群享受到了产品的保障,更为方便。

不少朋友还是有问题,若是在等待期内出险了,还能拿到理赔吗?现在是水落石出了:

2、可选恶性肿瘤三次赔

针对恶性肿瘤这样的高发重疾,需要很长的治疗周期,复发的概率也相当大。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重疾险的保障内容里,对于恶性肿瘤这类疾病都有二次赔付的保障,而如意金葫芦初现版却将对恶性肿瘤的赔付提到了3次。

如意金葫芦初现版的这种做法太赞了,能让36岁人群更有底气去与疾病抗争,这款产品是不错。

从这个产品对恶性肿瘤的赔付次数来看,也只有凡尔赛1号和如意金葫芦初现版能相对比。

凡尔赛1号的恶性肿瘤也可以获得3次赔偿,此外保障内容跟赔付比例也不输如意金葫芦初现版。

关于凡尔赛1号这款产品的内容就不细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3、重疾额外赔付比例高

如意金葫芦初现版这个产品针对于重疾设置了额外赔,规定承保人首次患上重疾的年龄是在60岁之下,承保人就能够再获得80%保额的额外赔付金。

换算50万的保额,如意金葫芦初现版赔偿给36岁人群的金额是保额的180%,等于90万元。

这么高额的重疾额外赔付金,不得不说如意金葫芦初现版出手毫不吝啬,十分大方!

如意金葫芦初现版的优点很多,上边提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想了解更多具体内容的话,36岁人群不妨移步这里哦:

总结:36岁的人群如果想买重疾险,建议保额至少选70万的。有意向配置重疾险的36岁人群,这款如意金葫芦初现版真的很值得选择。

本期内容的分析和对比就结束了,小伙伴们,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就是我对 "三十六岁买重大疾病保险要注意哪些问题"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