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旧心酸旧情人
分类:平安智能星万能型
优质回答
前不久,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了《关于2021年第一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
报告得出,平安人寿的投诉量是人身保险公司中最多的,投诉量是第二名的中国人寿的一倍多,投诉量为5213件!
平安人寿的名气是很大的,不过它的产品就非要人家搞不明白,产品“美颜”太厉害了~
比如它曾经推出的平安智能星年金险,不知道坑了多少家长的钱。大家今天就跟着学姐一起来看一看,把平安智能星有蹊跷的地方和大家仔细说说!
不急着开始,先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大致认识一下平安智能星吧:《平安人寿怎么样,有哪些产品,哪个好,有哪些坑套路,深度分析》weixin.qq.275.com
不再废话了,让我们立刻开始!
一、平安智能星万能险这个产品,光是这几点就劝退了!
和学姐一起来了解一下平安智能星万能险的产品保障图:
平安智能星万能险的这些地方是不被人喜爱的:
1.年金领取时间长
一款年金险即是平安智能星的主险。
在剖析之前,学姐以为必定这是为孩子而设定的,领取时间应该会比较早,假如早早的就可以领取的话,等同于存给孩子了一笔教育金~
然而,要等到60周岁后才可以领取这笔我们放在平安智能星里的钱。知道真相的我,当场石化。
学姐心里有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一款给孩子买的年金险,竟然最先考虑的是他未来的养老生活?考虑教育不是首要目的吗?!
不要觉得年金闭着眼买都可以,要是不多留心提到的这几点,直接把你坑惨:《学会这招,远离年金险99%的坑》weixin.qq.275.com
2.捆绑寿险
众所周知,寿险设立的主要目的是防备家庭经济支柱遭受的身故风险,然而0-17周岁的小孩子由于年龄尚小,还没有家庭经济责任,给他们买寿险就存在矛盾!
不过,平安智能星居然把定期寿险的保障责任捆绑给了这些小孩,这吃相真的不好看。
从条例上看,主险年金险完美地配合了附加险定期寿险:
由此可见,万一没附加定期寿险,第2年被保人不存在了的话,平安智能星只能赔付账户价值。而第二年保费交了14000元,账户价值只有8000多元,这样身故保障就不是很让人满意。
不过假使设置了定期寿险,你就可以享受到主险中第1周年日身故时的同等的赔付条件,会取较大者,这样就可获赔已交保费14000元!家长们只要为了孩子,谁不会“自愿”进行捆绑呢?
年金险通常都带有身故保障金,而平安智能星的厉害之处便是把这责任拆分开来。就给主险一丢丢,附加险拥有更多,明显知道这种做法是给孩子强行的捆绑寿险,但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变得合理合规了——这套路,我真心佩服!
那就有朋友们不懂了,平安智能星万能险花费如此心力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下文中就会和大家一起探讨!
在此之前,请大家先有一个心理准备:《用万能险理财,收益稳定又安全?一文起底万能险!》weixin.qq.275.com
二、看完平安智能星万能险的收益好,怪不得它停售了!
根据资本的逻辑,无论产品怎么做,其最终目的就只有2个字——赚钱。
万能型年金+定期寿险是平安智能星的产品形态。万能险就是一个既能钱生钱,又能给人保障的险种。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万能账户的基本形态:
如果我们的保单账户有保费流入价值之后,会需要扣除一些列费用,这些费用分别是初始费用以及保障成本。
对平安智能星这款产品来说,保障成本重点指的是附加险定期寿险。
但大家都知道定期寿险不仅不适合小孩子,它还有一个突出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保费会越来越贵,可以这么说,你的花费的钱会越来越多,
并且,平安智能星这款产品还有一个让人感觉鸡肋的点就是它的保底利率只有1.75%,远远不及高档水平!现在有一些保底利率至少有2.75%的万能险,但平安智能星的保底利率如此差也敢说出来,真“牛”。
看看学姐这份榜单:《十大【值得买】的万能险大盘点!》weixin.qq.275.com
学姐用这个1.75%的利率去算,平安智能星的作用是为了给零岁的宝宝投保的,在其14岁的时候账户的价值才接近已交保费总和,而此时你都差不多快交完保费了。
假设在孩子15岁后想要取钱作为教育金或者退保,大概率你的收益可能比放在银行存定期的还要少!
平安智能星真的确实很坑,于是学姐就不去多说,看这篇文章朋友们可能对平安智能星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网上都说「平安智能星」不好,是真的吗?》weixin.qq.275.com
学姐总结:
平安智能星这款产品,现如今已然被下架了。
不得不感叹,这款老产品存在很多套路,要是对学姐的测评还不是很了解就买入,真的要吃大亏的。
就说一个问题,单独把定期寿险挂在孩子身上这一点,就劝退了很多人。
以上就是我对 "中国平安智能星年金险条款细节"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上一篇: 太平洋安享宝贝医疗险附加条款
下一篇: 逸享人生有风险吗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关注【小秋阳说保险】
解决你所有的保险疑问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